原标题:在欧洲网约车市场腹背受敌 Uber一虎难敌群狼
全球网约车初创企业层出不穷,更多竞争者入局使得刚在北美杀出Lyft围困的Uber,在英国市场(伦敦)再次面临激烈的竞争。Uber首席执行官达拉•科斯洛夫沙希对外表示非常淡定,但是Uber真的无惧新竞争者不断地出现?
伦敦的竞争来自全球玩家
今年六月,Uber新的竞争对手Bolt(原名为Taxify)以强势姿态正式进军伦敦市场,Bolt的打法充满了搅局者的意味,而且招数并不稀奇:以更优惠价格赢得客户,同时通过收取更低的佣金来吸引司机加盟。
这些套路,我们在当年国内滴滴、快滴以及Uber的补贴大战中屡见不鲜。
Bolt的首席执行官马库斯•维利格年轻、有冲劲,也似乎很适合扮演一位挑战者的角色:“我们认为这对我们公司和整个共享车行业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当然,价格优势并不是Bolt对当地网约车市场做出的唯一改变。
Bolt首席执行官马库斯•维利格
目前,Bolt针对其应用程序的安全功能还进行了进一步调整,这也曾经是Uber被用户(包括司机)诟病的主要问题。具体的操作上,Bolt的APP应用新设置了一个“紧急按钮”,让乘客和司机一旦感到危险时,可以同时向Bolt和警察发出警报。
Bolt在全球30个国家(地区)的100多个城市开展业务,在全球服务了近2500万客户。这家总部位于爱沙尼亚的创企去年估值达到了10亿美元,已经进入欧洲独角兽技术俱乐部阵营。可以说,在资本的推动下,Bolt正在更多市场以价格战为利刃,与Uber抢食市场份额。
目前,Bolt已经在欧洲和非洲以较低的打车费用和佣金制度,赢得了很多司机和乘客的青睐。根据资料显示,Bolt仅仅收取每位加盟司机15%的提成,而在车费方面也略低于Uber(含泪补贴)。这不仅使得Bolt的司机比其他平台平均多赚10%以上,消费者也能节省相当的打车费用。
显然,这样极具吸引力的价格优势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虽然司机得到了更高的佣金,乘客得到了更多的折扣,但是这种价格优势需要Bolt投入更多的资金才能维持。而Bolt对此似乎看起来并不介意,尤其是在战火激烈的欧洲市场。
虽然伦敦的运营成本高于其他欧洲城市,但是在资本的眼中——面对如此巨大的机遇,只要可以抢占更多的市场,这笔交易应该就是非常划算的。
不仅仅是Bolt,Uber的印度竞争对手Ola也对Uber虎视眈眈。Ola已经获得了伦敦牌照,预计今年秋天将在伦敦上市。
这家印度网约车初创企业已经在利物浦、雷丁和布里斯托尔等英国城市拥有了近万名加盟司机,也有足够的资本通过价格竞争抢占优势。虽然从长远来看,Ola的车费标准与Uber相差不大,但Ola正在计划首次进入伦敦市场时向用户提供大幅折扣,同时也将给司机的提成提供一定优惠幅度。
由此来看,Ola似乎与Bolt的策略是一致的,都希望通过价格优势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摩根士丹利公司(Morgan Stanley)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像Ola这样的公司的到来可能将在短期内给Uber带来压力。另外,今年早些时候,法国初创企业Kapten也开始在伦敦提供网约车服务。
可以想象,群狼围攻之下,Uber在英国市场不会有丝毫安逸和松懈。
Uber并不担心竞争?
伦敦是Uber全球最大、利润最高的市场之一。这就使得各大网约车平台都绞尽脑汁希望可以从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面对这样的局面,Uber首席执行官达拉•科斯洛夫沙希(Dara Khosrowshahi)也不得不出来表态了,他表示并不担心在欧洲市场有新的竞争对手入局。“我们在伦敦看到的新竞争对手是我们所熟悉的竞争对手。”达拉•科斯洛夫沙希在星期四的公司第二季度财报会上表示,“到目前为止,我们在伦敦没有看到任何令人惊讶或出乎意料的东西。”
Uber首席执行官达拉•科斯洛夫沙希
不过Uber目前正在面临监管压力,包括其牌照暂时被吊销和适当延期。自2012年在伦敦推出网约车以来,它一直是伦敦主要的网约车平台。Uber在伦敦拥有350万用户和约45000名加盟司机。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竞争对手的加入,更多的网约车初创企业正加速从这家全力覆盖英国市场的美国科技巨头手中,抢走更多的市场份额。
投资公司Martin Currie的投资组合经理迈克尔•布朗(Michael Browne)表示:“Uber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它自己产生的,因为它已经成为价格的制定者和垄断者,所以现在每个人都在从价格设定的角度进行价格战。”
价格方面的竞争包括了给用户更大的折扣力度以及对司机的提成优惠,而这两点也成为了很多初创企业在进入伦敦市场时所采用的主要进攻策略。
虽然面临多方挑战,但分析公司app annie的数据显示,目前Uber仍然是英国第二季度下载量最大的网约车应用程序。Uber公司的CEO科斯洛夫沙希强调,Uber在应用程序中增加了公共交通服务,包括地铁和公共汽车时刻表,这样会更加有助于提高用户“参与度”,特别是在伦敦地区。
但是,两大难题正在让Uber所处的竞争态势变得扑朔迷离。
一方面,英国威斯敏斯特裁判法院周在6月底做出的裁决,只是暂时对Uber有利,毕竟Uber只是得到了一个可以在伦敦经营15个月的执照;另一方面,Uber与当地交通运输局等监管部门的关系一直不够良好,而且Uber前两年没少和交通局打官司。从监管层面,相比竞争对手Uber显然会更加受到“重视”。
无论担心与否,更多竞争者纷纷进军伦敦,并且在价格方面占据一定优势,这显然会在短期内给Uber造成一定压力。Uber本来是一条过江龙,虽然欧洲本土并没有网约车“地头蛇”,但是在资本和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其他竞争对手很可能会让Uber在英国乃至欧洲市场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