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华为后又拿下了苹果!京东方已成为三星的头号对手

居小桃 · 天下网商 · 2019-07-24 13:58:52

  原标题:拿下华为后又拿下了苹果!京东方已成为三星的头号对手

  7月初至今,京东方的股价迎来了一轮上涨。从7月9日的3.51元径直涨到了7月17日的4.35元,九天的涨幅达到了23.9%。

  究其原因,原来是“日韩相争,京东方得利”。

  7月4日,日本政府限制对韩国出口用于半导体、OLED领域的三种核心材料,它们分别是用来生产电视机和智能手机显示屏的氟聚酰亚胺、生产半导体的光刻胶以及高纯度氟化氢。

  日本大约控制着前两者90%的产量和后者70%的产量。这意味着,此次限定将对韩国三星和LG等主流企业造成打击。

  目前,除韩国外,全球生产OLED屏幕的多为中国厂家,尤以京东方为首。此番限韩,自然利好京东方。
 
  根据IHSMarkit数据,2018年,京东方显示面板总体出货量保持全球第一,其中液晶显示屏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5%。同时,液晶电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主流产品市场占有率全面达成全球第一。
 
  在显示屏市场,京东方显然已经成了三星的头号对手。
 
  让三星更担忧的是,包括苹果手机在内的大量订单,也正被京东方抢走。
 
  成立26年的京东方,一路都在“烧钱”的骂声中走来。时至今日,终于赢得掌声无数。但日新月异的科技行业,潜伏的危机沙沙作响,前路依旧艰险无比。
 
  从“774厂”到京东方
 
  如果说京东方属于厚积薄发,那它的前身北京电子管厂,则属于“少年成名”。
 
  北京电子管厂代号774厂,于1956年建成并开工。建成之初,就拥有 的电子管制造和研发设备,以及全国的先进人才。
 
  它曾大量生产收讯放大管,也曾是国内最早的半导体公司,生产出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集成电路。

  1980年代,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新技术频频引进,军工不断缩编,774厂逐渐没落。

  日后执掌京东方数十年的“一号人物”王东升,正是在此时进入774厂。

  王东升来自浙江东阳,初中毕业后即下乡,后参加过建筑公司的建设。待高考恢复,他考上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习财务,毕业即被分配至774厂。

  1983年,26岁的王东升被提拔为财会处副科长,五年后成为副总会计师。又四年,王东升眼见企业负债累累转变无望,萌生去意。但老厂长挽留,同事也以“让我们的师傅不用再去菜市场捡白菜帮子”相劝,王东升最终留下。

  他以“支持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取消官本位和国企等级制度,鼓励企业领导人出国考察”等作为谈判条件,在35岁的年纪,成为这家万人大企的新厂长。

  1993年,在王东升主导下,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公司成立。

  王东升告诉员工:“我们只有50%的机会,但如果不做,可能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两个最重要的决定

  接下来,王东升做出了最重要的两个决定:发展什么产业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发展。

  1994年,传统的CRT显示器如火如荼,遍布所有电视。当多数企业专注CRT时,京东方却成立了TFT-LCD小组,进行液晶显示研究。

  彼时,走在前列的韩国,已有三家大企业进入该领域。现代于1988年成立LCD事业部,LG在1990年成立液晶显示器研发中心,三星电子于1991年设立TFT-LCD特殊事业部。

  三者都历经多年亏损,LG平均每年亏损5300万美元。1998年,三星率先翻身,出货量居全世界第一。至90年代末,液晶显示领域已形成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三足鼎力的局面。
 
  今天回看,王东升当然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1994年时,液晶就是那个蒙着面纱让人看不清楚但却决定了显示屏领域未来十年胜负的关键因子。
 
  对此,王东升曾表示:“从1947年半导体技术起来之后,电子器件领域的发展,就是半导体技术替代电真空技术的过程。液晶显示是以半导体技术为基础的,为此我们果断选择了液晶显示。”
 
  关于选择的正确性,他没有诉诸运气,而将其归功于“北京电子管厂土壤的滋养,宽阔视野和功底深厚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前辈”,以及由此带来的开阔思维。
 
  产业方向已经明确,但发展路径还不甚清晰。
 
  当时有三条路:引进、合资、收购。
 
  国家倡导合资与引进,这两条可以最快速地见到成效。
 
  王东升却执着于最难的那一条——收购。经验告诉他,合资与引进并不能让自身的企业掌握真正的技术,只有在收购后,启动高强度的技术学习,才有可能立于世界前列。
 
  2003年,京东方迎来了一个机会。韩国现代集团受财务危机拖累,无力发展液晶业务,全线出售。
 
  王东升就此事向国家计委汇报。事后,他记得一位副主任说:“东升,这个事做成了国家要记你一功,如果做不成失败了,国家也要支持你。”
 
  当年,中国政府批准了这宗当时最大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
 
  “烧钱王”是不是“铁公鸡”?
 
  尽管借由收购内化了技术,但韩国企业走过的亏损之路,京东方照样也不可避免。
 
  液晶面板属于周期性行业,收购之初的2003年,行业进入上升期,但2004年下半年就开始衰退。京东方北京5代生产线的量产正好赶上了行业低谷,产品售价直接腰斩,导致2005年全年亏损16亿元,2006年亏损更是高达17亿元。
 
  后来还是在政府的引导下,银团贷款的还贷期从5年延长到10年,京东方得以存续。
 
  2007年,液晶面板行业行情翻转,京东方扭亏为盈,其客户包括三星、LG、飞利浦和戴尔等公司。当年实现净利润7亿元,一举还清了债务。
 
  作为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京东方必须不断投入以迭代最新的生产线。

  在2009年至2011年,相继建成了成都4.5代线、合肥6代线和北京8.5代线。紧接着又建设合肥8.5代线、鄂尔多斯5.5代AM-OLED生产线和重庆8.5代线。

  每一条生产线都是动辄两三百亿的投资。因此,京东方的资金一直比较“吃紧”。

  巨额建设资金来自哪里?一靠政府,二靠资本市场。

  以合肥6代线为例,京东方在合肥成立子公司,当地政府 增发不成功时保底90亿元,注资入股子公司。鄂尔多斯甚至给予了京东方煤炭开采权,以吸引后者在当地建厂。

  1997年,京东方B在深交所上市。4年后,京东方A也在此上市。

  《公开参考》统计了2010年之后京东方的营收与扣非净利润,发现“增收不增利”的现象极为明显。

  截至发稿,京东方A的总市值为1392亿元。因多次融资,屡次摊股,其股价徘徊在4元低位。

  上市以来,京东方共募资718.76亿元,派现46.55亿元,被称为“烧钱王”和“铁公鸡”。

  对此,京东方首席执行官陈炎顺在2018年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曾表示“京东方到现在,在资本市场上融资超过700亿,我们没有给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回报,这确实是我们有愧于资本市场的地方”,并强调“中国的工业升级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完成的”。

  京东方也在努力。

  根据公司2018年年报,近三年分红37亿元,正逐渐摆脱“铁公鸡”的称号。

  营收7%用作研发,炼成全球第一

  科技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研发投入必不可少。公开参考记者发现,京东方在研发上毫不吝啬。

  2014年,京东方研发投入24.76亿元,申请专利5116件;2015年研发投入33.19亿元,申请专利6156件;2016年研发投入46亿,申请专利7570件;2017年研发投入69.7亿元,申请专利8678件;2018年研发投入超70亿元,申请专利9585件。

  截至今日,京东方每年的研发投入占总营收7%左右,申请专利数累计超7万件。

  研发带来的成效也很明显。

  2012年,京东方各产线均实现满销满产,整体出货量跃居全球第五。

  2018年,京东方显示屏出货量同比增长24%,高居全球第一。

  连续多年的研发投入换来了技术进步,近年来它不断突破行业的前沿。

  比如:京东方110英寸8K产品成为全球最大尺寸超高清显示屏,82英寸10K4K超高清显示屏成全球首款;制成全球最高像素密度达941PPI的4.7英寸UHD超高清手机显示屏,制成全球首款9.55英寸柔性透明OLED显示屏。

  备受瞩目的柔性屏方面,京东方也取得了突破:沸水煮30秒、2mm直径钢丝卷曲、4吨液压机压力都“毫发无损”。

  先华为后苹果,“霸屏”模式已来?

  2018年,华为与京东方达成“百万块OLED屏幕”的深度合作。

  随后,华为伦敦Mate系列发布会宣布:Mate 20 Pro的第一屏幕供应商不再是三星,而是京东方。此外,首款华为5G折叠手机也将采用京东方的屏幕。

  作为全球手机市占率前三的生产厂家,华为的深度合作,令京东方获得了手机产业的认可。

  继华为之后,苹果加入京东方的客户名单之列。

  此前,苹果已有两款iPad采用京东方屏幕。近日又有消息称,苹果已取消逾1亿块三星 的OLED屏幕订单,考虑引入更多OLED屏幕供应商。其中京东方将成为主要对象。

  然而,锣鼓喧天的好消息背后,面板行业的周期性警报并没有彻底解除。

  2019年第一季度,京东方营收264.54亿元人民币,扣非净利润为3.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71.56%。

  尽管开拓了聚焦“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智慧系统业务,增加了致力于构建O2O医疗体系、细胞工程和大数据及产业园区的健康服务业务,但京东方的主主业依然是面板。

  面板行业的周期性仍旧存在,公司业绩处于循环往复之中。而在有机发光OLED屏幕方面,京东方量产较难,要追上OLED技术最成熟的三星,也尚需时日。

  26年,京东方走过了一众风雨,如今彩虹显现,但风雨并没有要停下的意思。

  左为王东升,右为陈炎顺
 
  不久前,王东升交班陈炎顺。
 
  回首往昔,王东升常说:“别人是从零开始的,我们是从负资产开始的。”
 
  这次,不用再从“负资产”开始的京东方,在纷繁的科技行业里迎来了一个新的局面。
文章评论/ Articl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