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股权交易中心+区块链试点将开始 对证券市场带来变革性影响
近期,中国证监会同意北京、上海等5家区域性股权市场参与区块链建设试点工作。据悉,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曾联合其他单位共同推出区域性股权市场中介机构征信链,着力建设标准统一、无法篡改的中介机构执业信息共享征信区块链。
区块链在新四板市场的小范围试点具有前瞻性。区块链虽能解决传统股权交易环节的诸多痛点,但受限于技术本身瓶颈,难以承载过大的高频交易。小范围试点,既可检验技术成熟度,也可将风险降至可控范围内,为规模化推广做铺垫。
从公开信息来看,虽未具体透露区块链的应用方向,但从北京经验来看,信息存证或成一大方向。但从长远来看,有专家认为,区块链技术在证券市场最重要的作用是变革当前清算和结算体系,作为证券市场的信息基础设施,加速推动证券市场的信息化进程。
一、信息存证或成应用方向清算结算领域 变革性
据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网站7月21日消息,7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原则同意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深圳等5家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区块链建设工作的函》,原则同意了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深圳等区域性股权市场参与区块链建设试点工作。下一步,市金融监管局将按照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部署要求,会同相关部门,指导北京股权交易中心开展好区块链建设试点工作。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即新四板市场,是为特定区域内的企业提供股权、债券转让和融资服务的私募市场,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公开信息来看,此批区块链试点并未透露具体的应用场景,但从北京股权交易中心的实践来看,信息存证或成为一大方向。据了解,截至2020年6月30日,北京股权交易中心已服务全市非上市股份公司一千余家,为9家商业银行进行股权托管,其中农村商业银行1家,民营银行1家,直销银行1家,村镇银行6家,托管总股本210.73余亿元。
欧科云链首席研究员李炼炫对“金融1号院”分析道,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此前推出的区域性股权市场中介机构征信链,这是将企业的信息上链,实现信息统一、防止篡改的目的。此举主要是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在证券市场的信息存证领域,难度并不大,所带来的影响相对可控,具备移植到沪深两市的条件。
而从长期来看,区块链若将应用于证券市场清算和结算系统,那将对证券市场带来变革性影响。
李炼炫认为,区块链的共享、可信、可追溯的特点在清算结算领域具备显着优势,可以提高整个体系的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人工流程,避免操作风险。区块链上的数据运行规则公开透明,链上操作记录全程留痕,可有效解决当前场外市场证券发行与交易、数据披露、资金托管等方面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加强市场稳定性建设、改进市场监督管理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区块链技术可以直接实现实时全额结算,区块链通过共识机制验证交易之后,新的区块就可以被写入分布式账本,所有节点的账本将同时更新,交易确认和清算结算几乎在同一时间完成,所有节点依然共享完全一致的账本,即实时做到‘款券两讫’,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李炼炫进一步补充道。
二、证券市场小范围试点兼顾技术验证与风险可控
区块链技术,凭链上信息的不可篡改、可追溯、分布式等特点,能够有效解决股权交易中的不公开透明、交易效率低等诸多痛点。
北京邮电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金融科技研究所所长陈晓华教授对“金融1号院”表示,在传统金融领域,如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劵化、大宗交易、股权交易等场景,具有参与节点多、征信成本高、交易流程长、操纵交易等痛点,区块链技术可以有针对性解决上述问题。
深圳市南山区区块链应用协会秘书长吴俊杰对“金融1号院”解释道,区块链是用制度设计建立一种网络结构,依托各个节点进行认证、确权、交易、追溯等系列动作,可以防止信息被篡改和伪造,进而实现真正意义的信息共享。“区块链应用于股权交易信息领域,可以确保股权登记的公开透明、真实可信,同时也能促进股权流通和资源共享,使股权登记和转让更便捷安全。”
整体上看,新四板市场小范围试点区块链被认为是证券市场信息化的进一步的重要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之所以选择新四板市场小范围试点,力研咨询公司创始人谷燕西对“金融1号院”分析称,新四板市场服务对象以中小企业为主,资金规模相对较小,相关交易产品数量及规模较少。有针对性的选择五家单位进行试点,虽对于证券市场的影响较为有限,但一方面可以检验区块链技术的优越性,另一方面也可进行有效地风险控制。基于区块链的技术特点,可在新四板市场上探索流通成本较高、低频交易的债权产品,总体上这次试点是对于证券市场信息化的有力探索。
“区块链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只适用于一些小规模的市场交易”,李炼炫对“金融1号院”说道,目前区块链技术的性能较差,联盟链的交易处理能力峰值最多能达到万笔/秒,而沪深股市的交易处理能力日常要求达到十万笔/秒以上级别。由于难以承载高强度的交易规模,这也是本次意见原则上同意在区域性的小型股权市场进行试验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