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何区块链在疫情防控中会“迟到”?
在这场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防控战”中,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被寄予厚望,人们希望通过新兴技术来帮助实现疫情防控。但这些新兴技术的表现却并不抢眼,区块链更是“姗姗来迟”。为何区块链在疫情防控中会“迟到”?区块链真正的机会又是在哪里?什么才是区块链的最佳应用场景?
2月18日,度小满金融区块链负责人李丰做客零壹直播间,针对“疫情下区块链机会思考:真正机会在数字化、资产化和新金融”进行了主题分享。他认为区块链不是“万金油”,并不适合所有的应用场景。数字化是区块链发展的“土壤”,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催生资产化,数字化和资产化相结合后,会为区块链带来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新金融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主讲者:李丰
度小满金融区块链负责人
以下是嘉宾分享内容要点整理:
一、为什么区块链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缺位”?
目前,区块链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慈善捐赠、物资流转、疫情信息监控和用户信息登记。但真正需要我们反思的是,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疫情防控中,效果如何?如果不使用区块链技术,应用效果是否大打折扣?
区块链技术之所以在疫情防控中表现并不“抢眼”,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三方面:
第一,区块链技术自身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否认的是区块链技术本身的发展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政策利好为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土壤”,但并没有带来区块链技术的巨大进步。区块链的安全性、可扩展性和稳定性等性能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区块链的应用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证明,不管是应用到金融还是公益慈善等,区块链都没有体现出 的价值。此外,将区块链与应用相结合的成本仍旧很高,目前并没有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区块链应用。
第二,“土壤”的问题,数字化进程是区块链发展的“土壤”。慈善捐赠不仅涉及线上的信息流转,还涉及整个慈善公益体系,慈善捐赠相关的业务并没有实现数字化,许多相关信息登记仍依赖于线下进行,并不具备区块链发展的“土壤”,仅依靠区块链并不能解决其中存在的信任问题。
第三,应用场景的问题。区块链不是“万金油”,并不适合所有的场景,或者说一些应用场景并不急需用区块链的特性去解决问题。比如疫情中的物资流转,它急需解决的是物流供应链问题和资金调拨问题,而不是可以用区块链去解决的透明性问题。
二、区块链的潜在机会为什么是数字化、资产化和新金融?
数字化是“土壤”,数字化催生了资产化的发展,当这两部分结合之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其中一个应用方向就是新金融。
如今,我们正处在后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的进程。信通院相关报告显示,2018年,与数字化相关的GDP占整个GDP总量的比重已经超过30%;中国网民数量达到了9亿人口,每个网民的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为5小时。这表明我国的数字化进程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
此外,随着数字化的不断发展,会产生数字化资产,这里的资产是广义上的资产。数字化资产不同于传统的实物资产,随着时间的发展,传统的实物资产形态会经历从产生到销毁的过程,但数字化资产存在于数字化网络中,只增不减,比如几十年前的互联网上的新闻、上传的照片,现在都能找到。数字化世界的资产数量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而且数字化资产通常是虚拟化的,它产生于互联网等数字化世界。对此,人们会产生新的诉求点,即采取一些手段使这种数字化资产被人们感知和运用。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来临,数字化资产需要进行存储管理和流通授权。
更进一步,数字化资产的所有权归属就涉及到了资产化。这里的资产不同于传统的实物资产,是一种数字化的资产,而数字化资产怎样进行确权,这就产生了新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会越来越强烈。这对区块链技术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应用场景。
随着数字化资产规模的增加,数字化资产会涉及到交易、授权,这样就会产生一些潜在的金融行为。这些金融行为不同于传统金融行为,现有的金融体系能否支撑这些金融行为的发展?这样又会产生新的需求,而这些需求需要一套新的基础设施来支撑。这就是我们提到的新金融。
新金融有几种变化,一是消费内容的变化,我们已经看到现在大家对付费音乐的需求、会员视频的需求已经非常强烈了,这样内容付费的情况的出现表明大家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变化,而大部分的这种行为其实是为虚拟化服务买单的;二是消费观念的变化,一些年轻人非常喜欢进行超前消费、信贷消费,他们甚至买个几百块钱东西,可能都愿意产生一些信贷分期;三是金融行为的变化,以前办理金融业务,我们都需要去银行营业厅,现在都依赖于手机银行,金融行为已经变得非常分散,每天进行几笔、十几笔的消费行为都是非常正常的。金融行为的特点已经由集中、低频和大额转变成分散、高频和小额。
这些行为变化会催生业务形态的不同需求,业务形态的不同需求会催生新的金融基础设施。而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征,其实非常适合这种分散、海量和高频的模式。区块链可以通过数学或者计算机程序来保证这些分散、海量和高频的行为,这是他们两个思路上的一个契合。但现有的基础设施可能还无法满足这种需求。
三、度小满金融在数字化、资产化和新金融上的探索:分布式金融技术与基础设施构建
我们研究的是广义上的分布式金融,是指通过去中心化技术来构建新的金融业务和服务的形态,不仅仅局限于数字货币相关。2019年,度小满金融提出了面向分布式金融的行业标准架构解决方案 DOTA(DeFi-Oriented Technical Architecture)。它有别于现有的区块链解决方案,把金融的分布式身份系统、信用系统和风控系统直接引用了到框架层面。而现有的这些面向金融行业的解决方案是一套单纯的分布式解决方案,并没有跟金融层面的生态系统进行很好的结合。
在底层的分布式协议方面,我们主要集中于核心分布式协议的可扩展性的探索,所有的区块链没能突破的问题其实就是因为可扩展性。随着用户的增加,怎样保证整个协议的支撑能力能够可扩展,而安全性不下降?如果能在可扩展性方面得到很大的一个突破,可能会使整个区块链技术得到很好的发展。但前提是在不牺牲去中心化能力的基础上,去实现可扩展性。目前,度小满金融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
为什么要在整个框架层面内置金融级的分布式身份系统(DID,Financial Decentralized Identity)?其实就是希望所有的用户能够共用一套统一的身份系统。这可以大大提高业务协同效率,降低成本。在传统金融业务模式下,在一个银行已经办理过金融业务,但到其他银行办理金融业务,同样需要确认用户身份、基本信息以及历史金融行为和信用等。这其实是非常耗时耗力的,各银行之间也无法形成协同。
此外,区块链的激励模式通常基于token,但这是有缺陷的,是一个跟时间状态无关的一种激励。而我们加入了信用体系模块,把时间维度加了进来。以前做的所有的好事或坏事都能够反映到现在的一个信用值上,这样激励或者约束变得更强了。
在风控系统方面,将金融风控体系直接引入到框架层面是考虑到金融业务的特性,如果我们专注于做金融的话,将风控体系内置到框架层面,从分布式账本层面就把所有的风控做起来的话,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目前,度小满金融探索了三大潜在的应用场景,分别是统一分布式金融身份(e-DID)、数字化资产管理(DAM)和 IoT 分布式结算网络(DDPN)。
统一分布式金融身份(e-DID)是指金融机构或者说用户共建统一的身份系统,然后共同维护,再共同进行联合的风控,进行原数据的打通。当用户创建了ID之后,就能够在数字金融世界通用。
数字化资产管理(DAM)是一个非常大的方向,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每天我们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对我们是有价值的,需要进行管理、授权和交易等,怎么通过区块链这种形式,让我们觉得真的拥有它的价值,这也是这套分布式的基础设施能够做的一个事情。
分布式结算网络方面,资产一旦多了,它就会涉及到价值流通,价值流通就会涉及到结算,而这个结算可能不是我们现有的这种金融结算这么繁杂了。涉及到数字资产的结算,可能就自动地在底层进行结算,只需我们进行授权。这种结算可能是一种更轻量级的。因为一旦它自动化之后,一个前提就是一定要可靠,这就需要区块链应用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