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捐赠更透明」
疫情的突发性和紧急性,使得以湖北为首的多个地区陷入医用救援物资告急的境地,慈善捐赠、物资管理与配置成为抗疫首要重任。
但从捐赠的发起、对接到仓储、派送、再到配置和确认,期间要经历诸多环节,如何实现全流程信息透明及多方协作是一大挑战,且以往的慈善捐赠体系大多存在“需求难发声、捐赠难到位、群众难相信”等弊病。
因此,部分企业利用区块链全程记录存证、不可篡改、可高效追溯的特点打造出新型捐赠体系,对医疗善款及物资进行全流程追溯,旨在建立各环节之间的可信连接。
例如,2月初,支付宝端内上线「防疫物资信息服务平台」, 该平台由浙江省卫健委、经信厅主导,CityDO集团与蚂蚁金服等共同开发,利用蚂蚁区块链技术,对物资的需求、供给、运输等环节信息进行审核并上链存证,利用区块链实现全程可追溯,实现防疫物资的供需信息和物流能力及时、准确、零距离互联互通,达到疫情物资高效率的精准匹配。
中国雄安集团也与趣链科技合作推出了慈善捐赠管理溯源平台「善踪」,并于2月初上线,以提升捐赠信息的透明度与公信力。
据官方介绍,「善踪」利用联盟区块链网络,为抗击新冠疫情中的慈善捐赠活动提供全链路可信、高效的解决方案,使需求方拥有方便快捷的需求信息发布平台,捐赠方能够顺利完成物资捐赠、受捐方能及时收到捐赠物资、群众则能看见且相信捐赠的全流程,且捐赠信息一旦上链,则不可篡改与删除。
据和讯网报道,截至2月10日,该平台已有爱心捐赠总额74578万元、爱心捐赠数为521个项目、待捐赠需求数为118个项目。
当然,还有更多其他区块链公共救助类应用平台相继出现。
2月13日 人民网舆情频道发布“疫情启示录:区块链技术助力公益慈善更透明”一文指出,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捐赠资金托管、信息追溯与记账等方式,解决公益慈善信任难题。
信息中心中经网管理中心副主任朱幼平则于2月12日在微信朋友圈发文表示,区块链的信任机制、激励机制、组织机制,是真正意义的公共救助模式。他认为,2019年新冠疫情后,区块链商务必然崛起,将成为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主流业务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除金融业务数字化、线上化进程加快以外,本次疫情的爆发也对货币的数字化提出了迫切需求,数字货币的推出与使用或将加速到来。
2月14日,学习时报发表《采取措施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 》一文指出,加快相关金融改革和货币政策调整的紧迫性上升,建议加大数字货币的试点工作,并表示,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数字货币,下一步,可通过数字货币来增加金融包容性、支付效率、支付操作系统、网络安全。
此外,据中国日报2月16日报道,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表示,在当前防控疫情的情况下,应该可以加快数字货币发行。
但李礼辉也表示,
“应用于零售业务场景的数字货币的发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将取决于市场的选择,也取决于数字货币的效率、成本和便捷性,以及由此决定的具有商业价值的经济规模。”
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金融科技与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杨东谈到,总体看,受疫情影响,数字货币的推出或将进一步加快。
“这主要是因为疫情病毒使得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的频率大大下降,现金作为一种交易媒介受到了’排斥’,从而使需要当面进行支付的“纸币”的使用量进一步减少。”
区块链助力社会民生:数字政务与其他社会事务
除数字金融外,其他社会服务的线上化、数字化要求也是区块链这一新兴科技工具的用武之地,区块链在在这次疫情防控期多方位的融入社会各行各业之中。
自2月8日起,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同其他三个部门共同上线“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升级版,推出“区块链+不动产登记”7个应用场景。办事群众和企业可登录北京市不动产登记领域网上办事服务平台办理区块链应用场景业务,同时提供网上查询、网上预约、网上支付及EMS递送等服务。
国网电商开通线上产业链金融平台全流程线上融资咨询办理服务,借助区块链多方协同机制,携手各银行,推出收账款保理融资、物资电商化採购融资、票据直贴等综合性解决方案,为疫情防控企业(如口罩生产企业)提供优惠融资服务。同时,依托区块链多方信任机制,为企业提供精准化数字服务,加速各项资金的快速流转。
广州南沙区在2月9日发布的《南沙区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报备制度的工作指引》中提出将依托区块链技术,实施企业复工复产报备制度,突出落实企业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该复工备案系统运用了区块链技术,企业提交的填报信息将同步记录到区块链上,不可篡改。
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则依托其“食品安全监管云平台”,充分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搭建起一座“不见面”的信息沟通桥梁,旨在全面掌握杭州企业复工复产时间、复工人数、防疫措施、进货查验、生产管控等方面信息,建立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企业档案。
区块链的技术优势和应用潜力已然被越来越多人看好,各地各级政府部门也意识到这一点,并鼓励企业积极探索使用区块链技术更好开展防疫工作。
"
2月13日公布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依法科学有序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定》称,要“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切实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及时性、有效性”。
2月13日甘肃省省政府党组(扩大)会议上也强调,在疫情走向趋势还不明朗的当下,要用信息化手段高效防控,运用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不断提高办公、领导、指导效率和疫情防控实效。
此外,据乌鲁木齐晚报2月13日报道,新疆将推动“数字+”“智慧+”在教育、医疗、养老、物流、政务服务等领域开展应用试点示范,支持和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服务、智慧旅游、产品防伪、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