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事退人员视同缴费年限,如何确定的?视同缴费指数又是如何确定?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视同的缴费年限是如何来确定的呢?作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他们的机关养老保险制度,是从2014年的10月份才开始实施的。这也就意味着有很多机关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从2014年9月份之前,从未有过任何养老保险的参保缴费经历,所以说,这段时间之前其实都能够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也就是说相当于实际缴费年限,但却又没有实际缴费年限,我们可以被称之为是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有一个特征。你必须是属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并且在2014年的9月份之前就已经入职了。这种情况下才能够认定你的视同缴费年限,当然视同缴费年限的长短,它直接会影响到你今后退休养老金的待遇,因为视同缴费年限的部分,往往是可以单独计算成为过渡性养老金,当你的视同缴费年限越长,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水平往往也会更高,对于自身来说养老金的待遇总额,也是会更高一些的。
只要是你一直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并且是属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那么在2014年9月份之前的年限,都是属于视同缴费年限,所以说视同缴费年限就是这样来确定的。但我们都知道视同缴费年限是没有实际缴费年限,所以说他在确定缴费指数的过程中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性,因为缴费指数越高,对应的过渡性养老金待遇水平也就会更高。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究竟如何认定自己视同缴费年限期间的平均缴费指数呢?其实这一点跟企业单位之间,还是有本质的差别,企业单位基本上是一视同仁,它的平均缴费指数大概是在120%~140%之间。由于企业单位拥有视同工龄的人数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一般只针对于在1992年之前参加工作的人群才能够认定视同工龄,并且是属于国有企业单位的在编人员。最终才能够认定视同工龄,而我们机关事业单位,它就出现了不同的平均缴费指数。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平均缴费指数,通常情况下是根据自身的,职务职级工作年限等各个标准来确定本人的视同缴费指数。这也就意味着,你作为机关事业单位中人退休,只要是你在2014年9月份之前有着相应的视同工龄,那么在计算过渡性养老金待遇的过程中,依然还是会考虑你的职务职级等各方面的因素,所以说对于自身养老金待遇的提高也是有帮助的。
所以有些人担心的是2024年10月份以后机关事业单位中人过渡期结束。是不是就会减少或者降低自己退休养老金的待遇,其实这个问题完全是不存在的,因为你毕竟在2014年9月份之前。如果拥有相应的职务职级,那么依然是能够提高自己视同缴费年限的指数。将来的退休养老金肯定还是有保证的,所以对于自身来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退休之前晋升职务职级都是有一定的意义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