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股价大跌、市值缩水、业绩下滑 “国潮一哥”李宁辉走下坡路
顶着“国潮一哥”称号的(02331.HK),最近频频在资本市场上现身,成为大众焦点。
事件源于12月10日的一则公告,当日晚间对外表示,将通过收购目标公司的方式购买恒基兆业位于香港北角的一幢大楼,作价约22亿港元,并表示该物业的一部分将用作集团香港总部。
在当前香港楼市不断下行、房价不断下探的背景下,的这一举动并没有得到市场认可,外界不看好的同时,公司股价也在大幅下滑。据悉,12月11日盘中,一度跌超16%,股价报17.88港元,创下今年以来的阶段新低。
到了12月12日晨间,再度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回购不超过2.64亿股股份,约占发行股份总数的10% 。同时董事会已决定,公司将于公告日起六个月内,拟动用不超过30亿港元的资金,根据购回授权不时于公开市场购回股份。受此影响,股价于今日出现反弹,尾盘拉升逾6%。
截至今天港股收盘,股价报收19.1港元,涨4.37%,成交额为13.43亿港元,当前公司总市值约501.44亿港元。
股价跌超76%,市值缩水近1670亿港元
12月12日晨间,拟回购公司股份的公告发出后,遂在资本市场引起强烈反响,助力公司股价扭转了此前的下跌走势,但较年初(1月27日)峰值82.7港元已大跌76.9%,市值缩水逾1669亿港元。
对此,一位未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钛媒体APP指出,香港购楼事件引发了市场对其资金运作的担忧,投资者对的信心受到影响。股价大跌表明市场对此次决策的质疑,担心其资金链出现问题。回购股份的动作可以看作是公司试图稳定股价、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举措。但回购股份是否能真正稳住民心,还需看公司在未来业务发展、业绩表现等方面的实际表现。
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亦表示,“回购是一家公司股价持续下跌时的常用动作,目的是稳住股价,但这个动作并不能稳定人心,人心的看法回购改变不了。”
而对于股价的大跌,资深品牌管理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认为,与公司业绩低迷、巨额投入短期无法产生价值有关。
据公司披露公告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销售点(不包括YOUNG)的零售流水按年录得中单位数增长。线下渠道录得高单位数增长,其中零售渠道录得20%-30%低段增长,批发渠道录得低单位数增长;电子商务虚拟店铺业务则是录得低单位数下降。
在同店销售方面,录得整个平台按年中单位数下降。其中,零售渠道录得中单位数增长,批发渠道录得10%-20%低段下降;电子商务虚拟店铺业务则按年下降低单位数。
经营情况的不理想,引来多家券商大行纷纷下调对的评级。其中,花旗预计营收增长慢于同行,并将目标价由62.7港元下调至45.1港元,予“买入”评级;大和将评级由“买入”降至“优于大市”,目标价由55港元下调至49港元;野村亦将目标价由64.1港元下调至43.7港元,预期利润增长放缓。
此外,欲在香港“逆势买楼”的消息也引发广泛讨论,有业内人士直呼“看不懂”。
黄立冲告诉钛媒体APP,“购买房产正是资本市场不喜欢的地方,我不知道他们为何购买房产,他们的解析并不是一个好理由。现在香港的办公室租赁也同样便宜了不少,他们这么做给市场发出一些信息,就是这个品牌手上的资金并没有什么更好的用途,如拓展新业务等等。”
今年以来,香港楼市持续疲软,房价不断下跌成为共识。数据显示,截至12月4日,衡量香港市场景气度的美联楼价指数已连续16周下跌,创逾六年半新低。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曾于近日表示,香港楼市气氛保持审慎,住宅楼价在今年前10个月下跌4%,7月至11月的月平均成交宗数只有约2800宗,较上半年低35%,成交量仍在低位徘徊。虽然政府在10月底调整楼市需求管理措施,但市场成交只略有回升,整体仍低于上半年平均水平,楼价继续偏软。
根据高力国际披露,香港2023年第二季度大宗交易量为26.6亿港元,创2019年来最低。其中办公楼成交占比38%、零售商业成交占比32%、酒店及服务型公寓占比18%、工业园占比12%。
此外,瑞银亦发布研报称,收购香港北角港汇东全幢商厦,并非公司的核心业务作开支,预计将会对股价产生负面影响。
不过,程伟雄向钛媒体APP表达了对的认可,他表示“购买固定资产体现了立足香港、走向国际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值得肯定。
走下坡路的“国潮一哥”
在不少人印象中,的“高光时刻”出现在2018年。
当年2月7日,亮相2018纽约秋冬时装周,成为第一个登上纽约时装周T台的中国运动服装品牌,并展出包括“悟道”“珀之心”“悟空”“胭脂念”等多个主题的服饰,首次将“国潮”推至国际舞台,助力公司名声大噪。
彼时,正值中国说唱音乐蓬勃发展之期,邀请到势头正劲的说唱歌手GAI周延担任代言人,将“国潮文化”与“说唱文化”相结合推出多个联名系列,吸引来众多年轻消费者。
年报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5.11亿元、138.7亿元、144.57亿元、225.72亿元、258.03亿元,增速分别为18.45%、31.95%、4.23%、56.13%、14.31%;同期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5亿元、14.99亿元、16.98亿元、40.11亿元、40.64亿元,增速分别为38.84%、109.59%、13.3%、136.15%、1.32%。
从数据来看,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翻倍增长,但从增速来看,2022年,的归母净利润增速较营收增速出现下滑,公司开始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2018年至2022年公司营收及净利润情况,图源:格隆汇
进入2023年,公司业绩下滑变得更加明显,据2023年中报显示,李宁的营收约140.19亿元,同比增长12.98%;而归母净利润约21.21亿元,同比减少3.11%。
同时还伴随有存货问题。据2023年中报显示,公司的存货约21.2亿元,同比增长7.25%;平均存货周转天数由2022年的55天上升至57天,货品积压问题甚是严重。
钛媒体APP注意到,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来自的价格过高,另一方面则是公司重营销轻研发导致。
据悉,在早年间凭借国潮出圈后,将产品方向瞄准了高端化,试图推动品牌向中高端转型升级,以获取更多的品牌溢价,改善公司的盈利结构。为此,推出了定位高端轻奢的“ 1990”,价格区间在800元至5000元不等,并在恒隆广场、万象城、SKP等一线、新一线的核心商圈开设了24家直营门店。
同时,在明星代言、综艺赞助、KOL推广上下足功夫,公司在广告及市场推广方面的开支(以下简称“营销费用”)逐年递增,2020年至2022年,的营销费用分别为12.8亿元、17.79亿元、22.79亿元。
而在研究及产品开发方面(以下简称“研发费用”)却远不及同行水平,2020年至2022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23亿元、4.25亿元、5.34亿元,在营收中的占比分别为2.2%、1.8%、2.1%,远低于、阿迪达斯等接近10%的比例。
另据2023年中报数据显示,的研发费用约2.91亿元,同比增长21.76%,约占营收的比例为2.1%,虽较以往有所提升,但仍低于的2.3%、的2.7%、的3.2%。
虽然目前网络上对于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的基础仍然具有一定的厚度。
程伟雄告诉钛媒体APP,作为本土运动品牌杰出代表,从单品牌销售规模来看,并不比安踏主品牌差,更是高于鸿星尔克。“因为国潮系列而再次崛起,但国潮带来的爱国情绪消费回归理性过程中,使得在回归运动品牌产品功能诉求的路径稍嫌迟缓,对国潮系列依赖过大,导致业绩滑落。”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钛媒体APP指出,若要重拾光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首先,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提升产品设计水平和品质,满足消费者对时尚和个性化的需求;其次,加强品牌营销,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品牌形象;再次,优化线上线下渠道布局,提升购物体验,提高客户粘性;最后,精细化运营,提升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借鉴国际品牌的成功经验,提升自身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