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互联网上掀起了一场推介家乡城市的“狂欢”。继元旦“尔滨”火出圈之后,全国各地文旅部门花式整活,文旅局长“喊麦”“摇人”齐上阵,“主打一个听劝”、沉浸式表演令人眼花缭乱,官方“题海战术式”更新视频层出不穷,一时间文旅营销话题持续霸榜刷屏,全国文旅宣传热潮活力涌动。
信息化时代,文旅营销作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已经成为吸引游客打卡、推动文化传播的关键一环,特别是在当前全国经济持续升温、回升向好的大环境下,借势文旅营销、唱响城市品牌,对于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更是具有重要意义。自元旦哈尔滨冰雪经济爆火后,如何在全国文旅“互卷”过程中宣传推介好文旅资源,花式蹭起“尔滨”热度,向全国游客发出邀请,制造新的文旅奇观,这不仅考验着各地文旅部门亮绝活、放大招、出实策的能力和水平,也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深化文旅融合理念,以文旅营销之势擦亮城市品牌之优,推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文旅营销,重“面子”更要重“里子”。纵观本次“文旅热”大潮,部分地区盲目跟风造势甚至“自嗨”,一味追捧热梗、过度凑“热闹”,一些诸如使用“美男计”、表演吃土等文旅营销乱象接连发生,导致文化市场环境的恶化,这是主流价值观的严重缺失,也容易引发公众审美疲劳,进而伤害过去已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做大做强文旅营销,需要坚持以“守住原则、守住底线、守住规矩”的要求为导向,积极引导舆论和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培育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在努力打造自身“记忆点”的同时亮出城市形象、展现城市风采。同时,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依托城市深厚文化底蕴和特色民俗等,把人文之盛、山海之秀、民俗之丰、时尚之潮、休闲之乐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推进更多特色化、差异化、品质化的文旅项目落地,打造“文化+旅游”等多元消费场景,让高品质的文旅资源成为区域品牌宣传的坚实保障。
文旅营销,卷“流量”更要卷“留量”。文旅营销的本质在宣传,关键是要让市场买单,让宣传“流量”变成文旅“留量”。无论是淄博烧烤还是哈尔滨冰雪旅游,这些现象级文旅“出圈”靠的都是高品质、人性化的城市管理和服务意识带来的流量与口碑的双丰收。这也启示我们,文旅营销卷“流量”,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论是提供行程规划、导游讲解、食宿安排,帮助制定个性化、精细化的“出行订单”;还是相关部门出面规范服务业、完善基础设施,为旅游者们营造健康有序的消费环境;抑或是当地民众真情接待游客、提供双向沟通的渠道,让文旅品牌口口相传、深入人心……始终坚持文旅宣传与服务民生并重,在打好基础、勤修内功上下足功夫,才能以“流量”赢得“留量”,让更多线上看客变成线下游客,更多“头回客”转化为“回头客”。
文旅营销,求“爆红”更要求“长红”。文旅模式、玩法不管怎么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永远不会变。一座城市文旅“出圈”不易,但从“爆红”走向“长红”更不易,这是当前城市文旅发展的客观事实。究其原因,在于文旅营销带动的公共服务、营商环境、人文关怀等发展红利能否更持久地释放给大众百姓。为此,置身文旅营销大潮之中,各地各部门在“卷”好眼下的同时也应把眼光放远,以更多“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的优质服务让城市美誉度“增值”,譬如持续深度挖掘旅游资源、建设基础设施、设计文旅亮点、塑造城市形象,变在线“听劝”为常态化“听劝”、变“观光经济”为“体验经济”,及时呼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需求,如此多措并举之下,保证服务体验、正视游客需求、以满满的诚意和周到的服务管理迎接游客、善待游客,定能无惧热度褪减,也必定能将短期流量变为长期红利,为城市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
风物长宜放眼量。文旅营销,说一千道一万,根本在服务于民、利民惠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旅游出行的幸福感、获得感、成就感。奋进当下,我们乐见更多文旅营销模式良性“内卷”、互动“出圈”,同时也期待各地文旅部门借力乘风、抢抓机遇,以更为亲近、友善、接地气的姿态拥抱网络城市营销,为消费提振、城市出圈、文化“破壁”打开新通道,为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添动力、增活力。(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