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詹天佑逝世100周年,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詹天佑爱国、创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近日,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中国铁道学会、中国铁道博物馆在詹天佑纪念馆联合举办了“传承精神 永志缅怀——纪念詹天佑逝世100周年座谈会”,并在京张铁路青龙桥站向詹天佑铜像敬献花篮。(人民铁道报5月17日)
詹天佑一生成就斐然,影响深远。但追寻他的人生经历,则充满坎坷。时至今日,詹天佑已经不只是一个名字、一个符号,他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他遗留给中华儿女的,不仅仅是几条铁路,而是一种伟大的人格,一种永垂不朽的精神。詹天佑精神正是当代铁路人必备的个人精神素质。
他爱国,有强烈的民族尊严和历史责任感。他是中国第一批留学生,也是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在当时腐朽衰败的历史背景下面对落后的技术环境,1905年,他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独创“竖井施工法”和“人”字线路,攻坚克难,只用4年便使铁路成功通车;他曾说:“各出所学,各尽所能,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他工作勇于创新,严谨求实、认真细致,用不屈不挠的钢铁意志推动了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京张铁路的成功,是因为他有着一种宝贵的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他与生俱来的拼命硬干的精神。他常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我想,詹天佑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不正是栉风沐雨,砥砺奋进精神的写照!
回顾詹天佑提出的“路兴国才兴”,表示修铁路是当时中国的头等大事。他在书信中写道:“修此铁路,纵有千难万难,也不会半途而废,为夷国耻笑……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也算是我坎坷人生中的莫大幸事了。”无不与当前“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战略目标不谋而合。
而今天我们四通八达的铁路布局,南北向、东西向的横纵贯线的设计思路,最早就是由詹天佑提出的。早在百年之前,詹天佑就已经提出制定“两横两纵”的全国铁路干线网,这可以说是后来中国铁路发展的蓝图,构建了中国铁路的基本框架。快速崛起的高速铁路,当老百姓享受说走就走的便利时,应当清楚这纵横四方的高铁网线,正是基于詹天佑的最初布局。
当下,在国人的记忆中,詹天佑主持修建约京张铁路不仅仅是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更是触摸灵魂的史诗。追寻詹天佑足迹,继承詹天佑精神,努力奋斗,成为像詹天佑一样伟大的中国人。(姚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