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诚信”如影随形
发表于2019-05-07 13:33:48
摘要: 近期,国家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3月底,全国法院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349万人次,累计限制购买动车高铁票571万人次,限制购买飞机票

  近期,国家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3月底,全国法院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349万人次,累计限制购买动车高铁票571万人次,限制购买飞机票2047万人次。390万失信被执行人慑于信用惩戒主动履行法律义务。

  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近年来,各有关部门积极落实《纲要》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比如,不断完善了标准体系,形成了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相当于机构的“身份证”,这张“身份证”终生跟随,可以很方便的查询其信用记录。

  大数据时代,诚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他是一个人在数字化时代的名片,是一个人对外的公示象征。它是和你个人的相关信息连接在一起的,个人的不文明、不诚信行为往往代表了你在一个阶段内对社会公众利益和社会正常秩序造成了损害和影响以及可能在将来还会继续作出损害社会公众利益和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对于某些人因为作出不文明、不诚信的人被限制购买车票、限制乘车,不但防止了他们可能会继续作出严重影响铁路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的行为,也是对其他群众的一种保护措施。也是对他们自己的一种惩罚和警醒,以此为引,更是能对社会风气起到了良好指引。

  人无信则不立,措施只能防患于未然,归根结底,只有不断提高公民基本道德,让人们自发去遵守秩序,尊重规则,才能还社会安全定一个晴天。(文/弋俊杰)

投稿:lukejiwang@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5 鹿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