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强国添活力 铁路发展惠万家
谷雨前后,春意深浓。丽日蓝天之下,合福高铁线上,一列由赣鄱“飞”往八闽的动车组经由武夷山麓,穿越万顷茶海。通体莹白的钢铁游龙,掠过重重绿色波涛,一派“车在画中行,亦是画中景”的盛景。这番景象,在当下、在此间,甚是常见。(4月27日人民铁道网)
“要致富、先修路”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谚语,说明交通运输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我国地大物博,但多数山区交通不便,消息闭塞,农副产品不能及时销往外地,农民发展农林业的积极性降低,政府的惠农措施没有得到落实,导致贫困落后山区陷入了贫困的“死循环”,很长一段时间,山区和农村成为了贫困的代名词。
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国家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设想,为此国家在2006年全面取消了农业税来解决“三农”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生活压力,但是离共同富裕还有很大差距。此时,国家正在大力发展铁路,逐渐完善各地区交通网络,在这个大背景下,铁路迎来了第六次大提速,第一次出现了中国品牌高速列车CRH。高铁逐渐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为国家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为响应国家建设交通强国的设想,铁路部门率先发力,提出了“铁路先行”的口号,截止201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2.9万公里以上。多数地区建立了“1小时生活圈、2小时经济圈、3小时联动圈”,让更多的平民百姓享受到交通带来的红利,也让那些深山的农副产品搭上高铁快车,实现了借“轨”出“深闺”。高铁已经成为了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山区、农村的发展出现了“引进来、走出去”的良性循环。
时下,买房成为了年青人追求的目标,毫无疑问房子的地段是购房者们最关心的,而今天“高铁站”这个词越来越被购房者重视。购房重视高铁站的位置是不无道理的,因为高铁站不仅仅作为一个交通中转站,更多的是成为了以高铁站为中心的商业圈,进一步扩大了城区的面积,加快城市化进程,为创业者们提供更多的机会。
建设交通强国为国家经济发展增添了更多活力,铁路率先发力展现的是一个企业的担当和作为。相信在不久的而将来,不仅是武夷山的茶叶行业,更多行业和企业将会借铁路发展的春风,搭上共同富裕的“高速列车”。(刘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