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是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东汉时班超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洛阳(东汉时)为起点,经甘肃、河西走廊到敦煌、新疆,再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在历史上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要穿越沙漠戈壁,多以骆驼运输茶叶、瓷器、铁器、金器、银器、镜子和其他豪华制品至西域,然后从西域带回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波菜(又称为波斯菜)、黄瓜(汉时称胡瓜)、石榴等,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西域特产的葡萄酒经过历史的发展融入到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当中。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运力主要以畜力为主,这样一个来回时间及其漫长,远远不能满足沿线地区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
自2013年11月28日,第一列“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从西安港发车。5年后的2018年,“长安号”开行1235列,创造了重载率、货运量、实载开行量“三个全国第一”。据中国网介绍,目前,“长安号”已覆盖丝路沿线44个国家和地区,贸易货物品种从单一变得丰富,货源地也从西安周边辐射大半个中国,涵盖沿海、内陆多省市。“钢铁驼队”满载棉纱、板材、机电、商贸产品,每日往来不息,对接世界知名港口,形成了陆海联运国际物流大通道,缩短了西北内陆与沿线国家间的时空距离。西安港正在成为“一带一路”上最大的内陆型国际中转枢纽港、商贸物流集散地和国家中心城市新中心。“长安号”开行5年来,搭建起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新的桥梁,助力更多“陕货”卖出去、“洋货”买回来。
在中欧班列“长安号”的带动作用下,一批国内和世界500强企业竞相投资,一个万亿级的商贸物流大产业集群正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加快形成,这里已成为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的“热土”。这只“钢铁驼队”在跨越了千年之后的古丝绸之路上愈发光芒和耀眼。追根溯源,在这耀眼的背后,处处可见“一带一路”倡议的先见和睿智。 (文/张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