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西安—宁波”、“西安—青岛”陆海联运班列从西安国际港务区首发,不仅标志着西安港联合全国多个城市、港口、口岸共建陆海联运大通道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也为这座城市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新浪网 3月27日)
随着“一带一路”步伐的加快,多式联运成为了重要的运输方式,而铁海联运作为其中翘楚,不可避免地承担了重要的使命与责任。海运作为一种运量最大,运价最低的运输方式,一直以来都受人们青睐。铁路部门为了迎合多式联运的发展,给内陆城市“量身定制”了陆海联运班列,利用铁路这一速度快时间短的“钢铁骆驼”将货物运输至港口城市,再沿“海上丝绸之路”送往世界各地,不仅大大减少了运输时间,也降低了贸易往来的运输成本。
铁海联运推动跨境贸易新发展。以作为中国发展领先的内陆港——西安国际港区为例,它创立了“港口内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无缝对接”的内陆港新模式,便捷的一站式服务有效提升了西安在国际物流中转服务中的效能,而中欧班列长安号从西安港驶出后沿着“丝绸之路”与地方经济有效衔接,充分带动着沿线产业的集聚发展,这一举措让西部地区能够打破地域隔阂,实现与国际贸易往来新发展。
铁海联运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中欧班列开辟了一条安全、便捷、高效的贸易通道,充分推动发展着区域经济合作。西安、郑州等中部城市有着集散八方、辐射全国的独特区位优势,但也因身处内陆无法同港口城市一般实现便捷的贸易往来,而铁海联运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以运输带动贸易,以经济推动发展的方式,2018年,西安进出口总值达到3303.87亿元,占全省94.03%,增长29.58%,这也是西安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所取得的成效。
如今“一带一路”的发展早已势不可挡,它不仅带动了中国及周边沿线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同时也加快了中国运输业向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可以预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将始终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利用铁海联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积极与沿线国家发展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梁彩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