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数字货币“堵”不如“疏” 中国要做好数字货币的金融监管

居小桃 · 新浪财经 · 2019-07-26 16:35:47

  原标题:面对数字货币“堵”不如“疏”  中国要做好数字货币的金融监管

  作为金融科技浪潮中一朵引人瞩目的浪花,Libra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全球范围的热烈讨论。6月18日Facebook发布加密货币项目Libra白皮书,提出 “在全球范围内转移资金应该像发送短信或分享照片一样轻松、划算,甚至更安全”,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

  但是全球的金融监管者们对其仍持有审慎甚至消极态度:在美国当地时间7月16日、17日举行的关于Libra的两场听证会上,尽管负责Libra项目的主管大卫·马库斯回答了议员们对Libra提出的各种问题,但仍未打消监管者的种种疑虑。可是Facebook似乎并没有打算停止Libra的计划,那么,Libra的问世会对当前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产生什么样的化学作用?对当前的美元霸权和人民币 国际化进程又会产生何种影响?

即刻金服:面对数字货币“堵”不如“疏” 中国要未雨绸缪?配图(1)
 
  一、走近Libra
 
  1.Libra的官方定位
 
  Facebook在发布的《Libra白皮书》中描述:Libra是一种建立在安全稳定的开源区块链上、由实物资产储备支持、由独立协会管理的数字货币。它的愿景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显然,Libra已经具备了成为“货币”的基本特征:锚定一篮子货币,以低波动性资产(如信誉良好的政府债券和中央银行现金)为担保,既保证了Libra币的内在价值又增强了其价值稳定性;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交易支付系统,拥有同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心化”交易支付手段同等的高效率和安全性,保证了其流通工具和支付手段功能的实现;Libra内在价值的相对稳定也表明其在全球频繁波动的金融环境下,作为一项保值增值工具可能将大有作为。既拥有庞大规模的用户群体,还可通过Facebook的全球网络技术平台降低跨境支付成本,正如马库斯在听证会上表示,Libra将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开展竞争。因此从短期看,Libra作为一种稳定币可能会更多地发挥支付手段的功能
 
  2.Libra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可能产生的影响
 
  (1)弱币国:Libra的初期主战场
 
  Libra的发布初衷就是旨在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发力普惠金融。但实际上,发达国家的支付总体已经比较便利,所以利用新科技降低交易成本对发达国家的作用没有发展中国家大,因此在现阶段经济、金融欠发达的中小经济体可能是Libra寻求突破的主战场。一方面,欠发达的中小经济体监管政策较松(如津巴布韦、巴拿马等国),监管经验欠缺,Libra容易被这些国家所接受。另一方面,中小经济体金融的体系不完善、银行体系较为薄弱,Libra在帮助该国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会较少受到来自商业银行系统的干扰。一旦Libra真正在全球得到推广,较稳定的币值与更便捷的支付体系很可能会使其在通货膨胀较为严重的国家成为相对更安全的货币资产,在资本流动的压迫下逐渐代替本国的货币。换句话说,“Libra化”可能会逐渐代替“美元化”,甚至加剧国际金融体系中强币对弱币的不断侵蚀。
 
  (2)美元霸权:削弱与强化同在
 
  对于经济形势比较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Libra的影响相对较小,流动性质与Libra挂钩的一篮子货币的流动效果相似,对该国货币政策几乎不会造成影响,这也是美联储对Libra态度始终保持中立偏温和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未来多元化的法定数字货币与私人数字货币将为全球支付系统提供更多选择,Libra等数字加密货币的出现不可否认的会对现有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美元霸权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美元不再成为资本跨境流动、国际货币储备的唯一选择。
 
  但是我们也能看到,在Libra的一篮子主权货币挂钩体系中美元必将成为主角,而以美国企业为核心的Calibra联盟也必将接受美国政府的监督和影响:美元霸权可以借助Libra更庞大的用户群延伸到曾今触及不到的角落,而Libra的支付交易体系是否会和SWIFT一样成为的美国对其他国家的控制和制裁工具也未可知。
 
  (3)人民币国际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对中国来说,支付宝和微信的普及正在随着国内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不断惠及所有人,境内交易的成本、效率与安全问题已经不存在较严重的痛点;而跨境支付和资金流动的限制更多来源于政策管制而非技术手段。以Libra为代表的多元化数字货币的出现对我国的外汇管理和资本有序流动提出了挑战,但同样也意味着在国际货币体系重建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的契机。早在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了法定数字货币的专门研究小组,成为最早研究数字货币技术的央行之一,部署法定数字货币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使人民币在未来国际化、全球化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服务的同时保持经济稳定、防范金融风险。
 
  3.Libra未来角色演变的可能性
 
  其实,类似于Libra功能的货币或者资产早已问世多年。近些年来以太坊里那些雨后春笋般涌出的各类数字货币以及上个世纪便已提出的特别提款权(SDR)或多或少都秉承了相似的设计理念,但因为交易支付流通存在障碍、价值波动较大等种种原因难堪大用。
 
  以SDR为例,其价值尽管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组成的一篮子储备货币决定,作为“纸黄金”也可用于直接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和弥补国家政府之间国际收支逆差,但是其不可交易和只有国家政府主体持有的特性使其不能真正发挥超主权货币的效用。虽然没有逃出SDR的设计框架,Libra却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与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结合,libra进一步克服了原有超主权货币可能存在的应用场景难以推广、交易和结算成本过高、数据存储和追溯存在风险等问题,为国际货币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比如: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记账方式让其在跨主权区域的流通中不需要专门设置清算机构进行清算,这解决了货币跨区域流动的难题。有这样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基础,一旦Libra或者后续出现的数字加密货币能够超越主权在更大的范围内以更接近于“法定货币”的形式发挥作用,Libra未来能否成为真正的超主权货币不禁引人遐想。
 
  4.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Libra真正成为超主权货币的前提
 
  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超主权货币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一个可行方向,超主权货币不仅有助于克服主权信用货币的内在风险,还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可能。但超主权货币能否得到全面推广的核心依然在于各国利益团体的博弈和承担。
 
  Libra的问世面对的一个重要质疑在于,一旦一种全球性的货币发行和管理权掌握在以少数企业为联盟的私人团体手中,终究无法逃脱与私人利益之间的权衡。Libra与一篮子货币挂钩的100%准备金制度是否能真实兑现?Calibra会不会凭借其对庞大交易数据的掌控侵犯其他主权国家利益?“用户”会不会逐渐成为该联盟的“公民”?如同其他全人类共同面对的话题,只有各国家主体平等参与、共建共享、协调合作,才能在发行超主权货币这种全球性问题上寻求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未来货币领域发展的核心原则,无他!
 
  二、Libra蠢蠢欲动,我们需要作何准备?
 
  1.未雨绸缪:做好数字货币的金融监管
 
  Libra的提出之所以一石激起千层浪,是因为诸如Libra、比特币这样的数字货币游离在目前的主权货币体系之外,躲避着国家政府的监管,极易成为涉黑、涉恐、******的不法之地,严重时随时可能会威胁到国家金融安全。另一方面,数字货币的使用,虽然一直号称“去中心化”,但是其背后的主要运营商均为实力雄厚的科技公司,能否真正做到“去中心化”,切实保护用户隐私、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系统安全性,目前尚无定论。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越来越多的电子货币,政府监管层要注重对用户权益的保护,做到“相同行为,相同监管”,将这些大型科技公司作为独立的金融机构主动纳入现有金融监管体系,提前预防资产转移、流动性不足等信息不对称问题。
 
  2.展望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有望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Libra、比特币等电子货币的出现,说明了科技发展已经越来越成熟,海量交易数据的处理已不再是限制,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数字货币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涌现。所以从长远来看,“堵”不如“疏”。
 
  在获得国家许可、政府监管的营业范围内,使用电子货币进行交易、计价、储藏等行为,可能会极大地促进社会运转效率提升,便利人们生产生活。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可能会向着多元化的方向继续发展,呈现新的活力。但是这些电子货币也在某种程度上侵蚀了现有货币体系,甚至会替代目前世界上的弱势货币,进而不断蚕食余下的货币市场。
 
  因此,一方面中国应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主动整合支付宝、微信、银联和运营商的创新业态与前沿技术,化国内局部竞争为合力共同应对Libra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另一方面,中国必须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早日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加强人民币的可兑换性,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在货币之争中维护中国自身的合法权益。
 
  虽然Libra具备成为超主权货币的潜力,但只有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则和公正合理均衡的金融监管框架下才能真正有益于重塑国际货币体系。
文章评论/ Articl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