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乱象丛生的加密货币领域 你寻找的财富秘密是甚么?
中国老祖宗说过一句话:人为财死,鸟为食物亡,人类的本质是逐利的,无论你承认不承认,人类基因所导致的。
西方革命导师马克思有同样的思想,说的更为直接乾脆:“当利润达到10%时,便有人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有人敢于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时,他们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而当利润达到300%时,甚至连上绞刑架都豪不畏惧。”
从而也就理解了,币圈这样的新兴行业,到处充斥着欺诈,根本原因在于暴利,另别有用心的人已经被欲望所蒙蔽,不惜铤而走险。
历史上在商业环境恶劣的地方淘金,一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0世纪90年代,人们普遍期待政治民主化和广泛私有化能够塑造出一个新的俄罗斯,然而,美好的愿望落空了,没有等来俄罗斯的华盛顿和圣雄甘地,等来的却是像贝卢斯科尼和埃克莱斯顿这样子的商家巨贾,他们冷酷无情讲求利益且不按规则出牌。
当时经济的萎缩理论对所有希望在俄罗斯赚钱的人产生近乎致命的打击,因为只要一旦公司赚一点钱就会被腐败的官僚和黑社会盯上,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下存活下来的企业就称为“寡头”,为了生存下去,许多人不得不依靠一些阴险的伎俩,当然包括欺骗大量的海外大型投资者,正由于此他们因为不择手段的做派而声名鹊起。
这些所谓的寡头不费吹灰之力攫取巨额财富,甚至到了2004年,莫斯科10亿美元级别富豪人数甚至一度超过纽约。
要知道,1998年,俄罗斯出现经济危机,并以债务违约告终闻名于世。即使到了2004年俄罗斯经济只相当于美国经济的零头,莫斯科为何如此有钱?
或许对于企业来说,是否拥有巨大的市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说市场中占据支配地位,没有竞争才是关键。
首先他们需要想办法弄到一些启动资金,据说其中一位叫做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是靠倒卖外汇起家的。
在混乱的20世纪80年代,他把一文不值的账面卢布转换成卢布现金,然后又把这些卢布兑换成美元。弗拉基米尔·波塔宁据称是靠关係赢得了一家国有银行的控股权,之后又吸引了俄罗斯政府几个部委和他开展银行业务。
但这些寡头一旦积累了原始资本,往往就改用比较常规的方式赚钱了。由于俄罗斯的商业环境存在很多问题,寡头以外的普通人创业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这些寡头在业内的支配地位往往能保持多年。自然资源行业的寡头们的确非常风光,但即使是化肥、化学品、糖果或烟草等普通行业的寡头也能赚到丰厚的利润。
研究和咨询公司OxfordAnalytica指出,寡头对付竞争对手的一种常用手段是所谓的“财产掠夺”:执法机构会根据小道消息,以挪用资金、逃税等“经济犯罪”为由速捕企业家,然后把他们监禁起来等待审判。绝望的企业家通常会为求得程放而达成某种交易,比如放弃公司(有时候是交到国家手中,有时则是破产)。
整个过程通常是由人脉广泛的竞争对手挑起甚至一步步策划的。
具体做法有很多种:一种是腐败的警察突然闯入公司,没收账簿,并非法变更政府注册文件上的所有者。还有一种是,商业竞争对手会收购目标公司的债务,然后赌路法官,让法院宣布该公司资不抵债。商业协会DelovayRosiva估计,过去10年发生过300万起这类突袭事件。2012年大约发生过15万起案例,其中有3000例宜布破产,30万例提起了诉讼——其余很多应该是以经营者放弃企业所有权为条件达成了和解。
这些问题让俄罗斯论为一个商业环境非常恶劣的国家,但不主成为这类手段打击目标的大都是中型公司。这类手段使有背景的大公司市场意争变得微乎其微。难怪俄罗斯至少有那么一些穿头很欣赏这种为他们特来财富的体制。而普京总统显然深以为然。他曾把俄罗斯的商界领袖召集起来,对他们说:“我只想让诸位立即关注这样一个事实:这个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是你们通过自己掌控的政治和准政治结构建立起来的。”当然,普京本人也有脱不开的利害关係。没过多久,他就开始无情地处置那些没能无条件提供政治支持的寡头,把他们投入监狱、放逐海外或剥夺他们的财产。
这些俄罗斯新富改变了很多人对贫穷和中等收入国家的看法。这些国家也许比较穷,但从财富秘密的角度来看,它们却是充满机遇的乐土。如今,“寡头”或类似群体活跃在世界很多国家,其中不仅包括俄罗斯、墨西哥和印度,还有菲律宾、埃及和委内瑞拉。
商业环境最恶劣的地方才是风水宝地。大多数商人会像飞蛾扑火一样,本能地被最大、利润最高的市场所吸引。他们眼里看到的是以很多零结尾的数字,这些数字冲昏了他们的头脑。他们以为,只要能赚到那一大笔钱的零头就已经够好了。按照这种逻辑,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走向全球是商业策略的终极成就,因为全球化能够增加他们涉足的市场数量。
但他们完全搞错了。巨大的市场确实很有诱惑力,但之后你不得不开出有竞争力的价格,这样一来,你多半就赚不到多少钱了。你也许能在巨大的市场上分享到少许份额,但这样做并没有多大价值。更好的做法是在小市场上追求大份额,这样市场就可以任你左右了。
也就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国要发展民族企业和给国内企业补贴提高关税壁垒的一种重要内在因素。
迪鲁巴伊·安巴尼的公司瑞来斯来说吧,在20世纪90年代,这只是一家不起眼的合成纤维公司,以国际标准来衡量,这家公司的规模简直是微不足道。1989-1991年,瑞来斯合成纤维业务的营业利润率在14%-15%。当时瑞来斯几乎不出口甚么产品。直到21世纪初,瑞来斯仍有97%的销售额来自印度,而以国际标准衡量,印度只是一个很小的市场。合成纤维行业的巨头都是跨国化学品公司,比如荷兰的阿克苏诺贝尔、德国的Hoechst和英国的ICI。这些公司都在全球范围内运营工厂,销售网点遍及全球约100个国家,但它们却几乎赚不到甚么钱。迪鲁巴伊的利润率高达14%——15%,阿克苏诺贝尔的利润率则徘徊在2%——5%,ICI的利润率就更低了,仅为2%——4%。Hoechst则仅能勉强赚到迪鲁巴伊的一半。
做全球竞争者也许令人心驰神往,能让你那灰点构成的头像登上《华尔街日报》头版,但你的利润却会因此受损。垄断印度国内市场的迪鲁巴伊把大把大把的卢比收入囊中。也许有一些印度公司曾试图登上国际舞台,有些公司甚至挑战过国际巨头。但它们赚不到甚么钱,因此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印记。而迪鲁巴伊靠做别人不愿做的生意建立起印度最大的公司,住进了自己的摩天大楼,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娶了电影明星,另一个则住上了更大的摩天大楼。肯定有人眼红了吧。
不止有人眼红迪鲁巴,还有人眼红区块链等加密领域。
乱象丛生的加密货币领域正是符合在恶劣的商业环境中竞争的新兴行业,传统行业到现在才隐隐约约才看懂一点互联网,信息互联网看不起区块链技术,认为仅仅只是一个还没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分佈式账本罢了,哪有革命的意义?
即使如此,区块链技术冰山一角,如加密货币创造的财富,已经令人叹为观止。信息互联网的人认为自己的行业才是正在正统的行业,殊不知,当互联网兴起的时候,也被人认为是妖魔鬼怪,当时的营商环境同样野蛮生长,骗子横行。随便拿一个.com后缀名网站就立即上市交易,没有任何主营业收入,按照这个层面上来看和现在币圈没有主营业务收入的情况下,发个币上市交易有任何本质区别吗?
并没有,2001年左右的互联网泡沫活下来的企业屈指可数,更别提,现今互联网行业创业者普遍存在的情况是烧钱买流量,迅速上市套现走人,此模式也广为诟病。
上了岸的人从来是鄙视还在水中挣扎的人,是人性也是真相。
信息互联网陷入困境,价值互联网却正在崛起。至于为甚么会崛起?因为资本在这里,人才在这里,焦点也在这里,未来就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