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派区块链:冷静、理性、知性的高级精英群体悄然生长

居小桃 · 陀螺财经 · 2019-10-10 16:47:33

  原标题:学术派区块链:冷静、理性、知性的高级精英群体悄然生长
 
  高精尖的科技发展趋势正在让学术研究与企业发展移步联合,智慧未来的跑步前进越来越依赖精英化阶层。
 
  当币圈的大多数人削尖脑袋往XC里钻的时候,一个冷静、理性、知性的高级精英群体悄然生长起来了,他们无需关心币价的涨跌,他们也从不沾染币圈的不良习气,他们只要踏踏实实地研究区块链技术,寻求不断的突破,突破新的TPS峰值,突破不可能三角,面对社会上无数“分享会”高呼的“财富自由”,他们双臂抱肩,用鄙夷的眼光斜眺着币圈,说:“历史的车轮就在我们的脚下!”
 
  他们,就是区块链学院派。
 
  在Coinbase发布的《2019leadersinCryptoEducation》Reports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排名全球前50名的大学课程目录,有56%的大学现在提供至少一门有关加密或区块链的课程,这一数据高于2018年的42%,接受加密或区块链课程的学生人数与2018年相比也实现了一个翻翻。

学术派区块链:象牙塔里悄然崛起的行业主力军配图(1)

  一、热潮下的高校:学术派展开区块链争夺战
 
  2017年,被称为中国的公链元年,这一年,区块链在中国火爆了起来,中国第一批公链最早打响了争夺战。2018年,区块链火爆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名气甚至掩盖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热潮之下,作为学术和人才聚集的大学校园,也开启了争夺区块链主导地位的抢夺战,许多大学也开始追赶区块链的潮流。
 
  区块链被高校赋予了许多不同的意义,面临技术的革新和时代的风口,与世无争的学院派们也难掩内心的激动。
 
  清华大学博士、链块学院执行院长魏红心曾公开表示,区块链带来了社区机制的变革,从信息互联到价值互链,区块链通过共识机制,使得分布式系统达到全局一致,避免纠纷,而区块链3.0是可编程社会,通过智能合约使区块链技术与现实世界链接。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区块链实验室主任刘肖凡则认为,未来在金融交易、供应链管理、智能制造、文化娱乐、医疗健康、社会公益、教育就业等各方面都将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
 
  深圳大学教授、博导,深圳大学区块链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胜利说,目前中国开设区块链研究的高校非常多,全国排名靠前的大学基本都开设了区块链相关的研究。
 
  不仅仅在中国,在世界各地的高校中,法律学者都在研究区块链相关的道德和监管结构,经济学家正在探索无边界货币的潜力,计算机科学家正在开发新的应用程序,社会科学家正在研究区块链对社会的总体影响。
 
  但是,较国际高校,国内高校开展区块链研究的时间较晚,国际高校从2011年甚至更早就已经开始开展区块链相关的教育和研究,而国内高校基本始于2018年,在区块链火爆的时代背景下才开始重视区块链的发展教育的,且目前只有头部高校开展了相关研究,长尾高校还比较平静。
 
  可以说,2018年是学术派区块链的崛起之年。
 
  学术派区块链在早期普遍注重技术层面的研究,学科设置更偏向于计算机,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内部的各个学院都对区块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科也逐渐扩展到了金融、供应链、能源、法律等多方面,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关于区块链的研究就从技术扩展到了数字货币的社会和道德倡议方面。
 
  张胜利还表示,高校开展区块链的研究是有不同学科的,各个学科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像计算机、网络安全、信息工程等学科侧重于技术角度,像经济、金融、法律等学科则更侧重于应用系统方面。
 
  根据Coinbase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在高校开设的加密货币和区块链课程中,计算机科学课程仍然是最常见的,也是高校开设最多的课程,占比32.2%,其余将近70%的课程基本位于包括法律、人文和经济学在内的社会科学学科,金融、商业和经济学课程占比总和为19.8%,而法学院课程的占比总和为10.7%。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所高校开设区块链专业,只是设置了区块链相关的课程和研究。
 
  二、从本科生到高级教授均痴迷于区块链
 
  学院派的区块链发展目前主要有五个方面:开展区块链实验室、开设区块链专业学位、开设区块链相关的公共课、开设线上课程、学生自发组织。

学术派区块链:象牙塔里悄然崛起的行业主力军配图(2)

  区块链实验室
 
  大部分的高校开展对区块链技术的研究都采用了区块链实验室的做法,不过只有那些有一定实力和名气的学校才开设了区块链实验室,国内目前只有十几所高校拥有区块链实验室,且大都是以校政、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展的。
 
  我国高校区块链实验室建设祥表
 
  注:排序按照时间先后顺序
 
  学术研究
 
  高校的区块链研究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目前更多的是应用型,国际高校一般是借助区块链的某一特性与诸如可再生能源等企业项目合作,以寻求使用区块链企业解决现存痛点的技术方案,而国内高校一般是在开设当初就与行业内外的大型企业、银行、政府机构等合作,更侧重于技术研究,寻求解决存在的技术难题。
 
  专业学位
 
  目前,全球来看,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国外高校开设了区块链专业学位,国内还没有一所高校开设区块链专业学位。2014年,塞浦路斯最大的私立大学尼科西亚大学(UNIC)是世界上第一所开设区块链和数字货币技术的完整研究生学位课程的大学,UNIC制定了完整的为期3个学期的硕士学位课程。
 
  大型公开课
 
  绝大部分涉及区块链的高校都以开设公开课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这门新科技,授课的老师也并非来自专业学科,多是对区块链感兴趣的老师,或是从社会上的初创企业邀请的技术开发人员。
 
  近日,以太坊的创始人VitalikButerin就在浙江大学、深圳大学展开了系列高校行,亲授以太坊技术。从整体来看,高校的区块链课程已经形成了学科体系,包括发展历史特征、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和主流技术平台等。
 
  学生组织
 
  在一些校方没有做出任何行动的大学,学生们仍然表现出对区块链的强烈热情,便自发组织了学会、协会或俱乐部,并组织邀请一些懂区块链的教授讲授公开课,学生们希望通过教育、研究、设计和咨询来实现区块链的创新。
 
  早在2017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本科生约瑟夫·费雷拉便想了解更多关于加密货币和区块链的知识,但当时学校里几乎没有班级,所以他决定和另一个同学为有兴趣的学生组建一个名为CornellBlockchain的俱乐部,然后他们邀请计算机科学教授兼加密货币与合同倡议(IC3)联合主任EminGünSirer为他们讲授一些知识。
 
  费雷拉说:“这引起了商学院、酒店管理学校、医学院甚至是农业学校对区块链和加密货币产生了极大兴趣,我们有这么多的教授伸出手来帮助大家了解有关区块链的更多信息,并了解它如何应用于他们所在的领域。俱乐部很快成为一个参与度很高的社区的一部分,这真的很酷。”
 
  在线教育
 
  如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提供区块链的基础知识教育或者结合企业发展做相关技术和业务发展的指导,邀请明星项目的核心开发人员授课,但授课内容较为基础,香港大学提供免费课程和相关收费证书。包括:比特币如何工作?是什么让比特币与众不同?您的比特币有多安全?比特币用户有多匿名?未来会怎样?
 
  三、从公链到孵化咨询——高校区块链的产业化商业化之路
 
  埋头研究早已不再是新时代下学术派的作风,他们对时代的嗅觉灵敏度要强于身在其中的人,高校区块链的发展实践强于理论,现正沿着产业化商业化的路子前进。除了教育和研究,区块链学院派们也涉及区块链平台开发、区块链项目孵化、初创企业咨询服务及区块链行业人才培养等。
 
  部分高校为社会企业提供了咨询服务,如杜克大学的杜克区块链实验室主要提供教育、产业、孵化三大支柱,不但与私营工业水力发电公司合作,还向社会出租采矿设备并提供服务作为一种商业模式。
 
  听起来,这似乎与市场上的一些区块链初创企业并无区别。
 
  是科技的进步让学术与商业联合起来,商业需要学术的技术创新,学术需要商业的落地实践。不光是AI受到了学术派的青睐,区块链也是,着名的比特币LightingLabs闪电网络联合创始人和CEO,也是比特币社区的核心贡献者之一Elizabeth正是哈佛和耶鲁两所大学的教授,她同时担任加州货币、加密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多领域创业公司的顾问。
 
  大部分设有区块链实验室的高校都开发了自己的公链或区块链平台,用于测试链的性能,或推进具体应用,同时孵化一些区块链初创企业。如,同济大学参与了中国人民银行早期区块链的相关领域研究,并孵化了多个区块链创业创新项目。麻省理工学院创建了b_verify系统,既研究现有区块链技术,也研究区块链技术在多方面的应用落地,系统主要应用在供应链金融方面。
 
  即便高校的区块链涉及了众多的业务领域,但公链平台在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上仍与大多数初创企业有着本质的不同,他们没有生存的压力,可以更专注于技术的研究。
 
  在接受火星传媒采访时,深圳大学区块链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胜利说,高校的公链与企业的公链最根本的不同在于出发点不同,高校做公链主要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求,首先是从国家发展对区块链技术的需求角度出发的,国家有什么需求高校就做什么公链,另一个是从技术的角度,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密码学技术的发展对区块链的推动出发,同时还要更深刻地理解区块链具体是怎么工作的,以设计出更好的公链。
 
  总结起来,学院派区块链与企业区块链的不同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学院派更侧重于区块链技术的推进和解决方案的寻求,比如,区块链的分布式共识新技术、区块链并发性能提升、区块链隐私保护新机制、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安全技术、基于区块链的应用产品设计与规划、基于区块链相关技术平台开发等。其次,学院派深入探索区块链基础架构以及基于区块链基础架构的创新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第三,他们同步学习尖端的加密货币技术,如比特币、以太坊、Zcash等加密项目。
 
  其中,比特币和以太坊是两个备受高校青睐的加密项目,这从近日V神高校行时受到大学生们的热烈欢呼中可以看出。从各大高校的开课情况来看,如何在以太坊区块链上开发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程序以及以太坊本身的历史和趋势几乎是所有高校都会开设的课程内容。
 
  张胜利认为,高校在进行区块链技术研究的同时还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紧缺人才。
 
  区块链行业人才紧缺是公认的现象,IOHK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CharlesHoskinson曾公开表示,在与多个高校的合作中,在达成“开发加密货币和与区块链相关的技术”目标的同时还达成了“在日本培养全球人才”的目标。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南大信管区块链实验室主任颜嘉麒也曾公开指出,目前专业区块链技术人才的供需比仅仅是0.15:1,供给严重不足。目前,清华、中财、同济、浙大、北航等近十所高校陆续计划和开设相关课程,但仍因师资紧缺,体系不清,培养模式不明确,困难重重。
 
  四、殊途同归:学术派同样深受监管和落地的困扰
 
  高校区块链具有三大优势:合规、合作、低成本。
 
  合规,高校是监管部门更易接受的阵地。合作,高校是社会主流的传统企业更信任的合作伙伴。成本低,明显的人才资金优势让区块链开发平台走的更长远。
 
  但,更易被监管和传统接受并不意味着不受监管的困扰。
 
  伯克利大学的Song说,“由于这是一项非常新的技术,因此在监管方面也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同时,2019全国高校区块链大赛明确要求,鉴于目前监管政策的要求,选题请勿与ICO和虚拟货币关联,但是欢迎探讨无币的竞争、激励和淘汰新机制设计。
 
  2018年下半年以来,区块链行业的泡沫不断破裂,社会上很多创业公链相继大批死去,而无论是企业公链还是高校公链无一实现落地,公链的未来质疑声不断。
 
  区块链落地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生存和开发成本,尤其公链的开发成本非常高,不仅需要大批的开发人员和巨额的资金,开发周期也很长,通往公链落地的赛道上横尸遍野。
 
  高校区块链发展更多的是以服务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为主,以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主任,这相比社会上创业公司的首要出发点是赚钱和活下去,压力要小很多。高校的开发人员基本都是在校的科学家、研究生和博士生,他们边学习边开发,相比开发周期更长,见效更慢一些。开发资金主要来源于合作和社会捐赠,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字金融资产研究中心为比特大陆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捐赠设立。
 
  高校区块链发展更注重技术的突破,对公链的商业转化问题并不直接关心。
 
  在谈及公链的落地问题时,张胜利表示公链的出路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他说,目前的公链在技术层面还存在很多缺陷,比如TPS难以突破,能源的消耗很大等问题都需要改善,另一方面是合规,公链还需要积极拥抱各国的监管政策。影响落地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公链本身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有限,另一当面是现实中不同行业的区块链观念、意识不够,但随着区块链的不断发展,新的商业模式逐渐出现,公链技术是能慢慢落地的。
 
  学术派区块链正在成为新的行业主力军,即便是万币归零,币圈真的凉凉,区块链也不会死去,区块链仍会朝着应有的方向发展下去,直到有一天,区块链与AI、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等多个高新科技融合落地,成为未来社会的重要一份子。
文章评论/ Articl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