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自发“抗衰老”半数癌症可预防 生活中需努力避开致癌因素

鹿呦呦 · 中国经济网 · 2019-02-12 19:45:32

  原标题:人体自发“抗衰老”半数癌症可预防 生活中需努力避开致癌因素
 
  世界癌症基金会专家明确指出:
 
  “癌症的1/3是可以预防的、1/3若能早期发现是可以治愈的、1/3经积极治疗是可以延长生命的。”
 
  这话是好多年前说的,最近已经有人推算说:
 
  “癌症的半数是可以预防的。”
 
  人为什么会衰老?要说清楚这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得认识一些名词,包括基因、细胞、端粒、染色体等。而就在研究抗衰老的过程中,科学家喜忧参半:喜的是,似乎找到了一些延长寿命的方法;忧的是,这种方法似乎会触发肿瘤……一切似乎陷入了一种两难境地。

 
  抗衰老和抗肿瘤竟是相悖的
 
  每时每刻,人体的细胞不断地进行着新陈代谢,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增殖而来,新细胞继承了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或者说是样子和本领,这个与生俱来的本领是由基因决定的。
 
  带有遗传信息的基因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中,如同一条“天津麻花”,当细胞分裂时,双螺旋结构的染色体也一分为二,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之中,并以其为“蓝本”进行碱基配对,各自在新细胞中形成新的、与老细胞一样的双螺旋结构染色体。染色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磨损,如果磨损到一定程度,细胞便不能再进行分裂了。倘若细胞们都不再分裂,随着老细胞的衰亡,生命也将终止。
 
  不过,人体对染色体在分裂中可能发生的磨损也有保护之策。在染色体的两端各有一个称为“端粒”的结构来保护染色体,好比鞋带两头的套管,有着保护鞋带免于磨损的作用。不过,端粒本身也会有被磨损而缩短的情况,当端粒被磨损、缩短到一定程度,便丧失了对染色体的保护作用。因此,细胞分裂到一定程度,便也不能再继续分裂,由此进入衰亡阶段。
 
  神奇的是,对端粒的损伤,人体也有保护机制:在端粒处有一种酶,称为“端粒酶”,端粒酶能使端粒延长。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因为端粒的延长意味着细胞寿命的延长,而细胞寿命的延长则意味着人体寿命的延长。
 
  问题是,除了造血干细胞及生殖细胞之外,其他细胞中只含有微乎其微的端粒酶。那么,能不能弄点端粒酶加进去呢?
 
  于是,科学家尝试在一般的细胞中加入端粒酶,果然,细胞的寿命延长了50%!令人遗憾的是,科学家同时发现,在肿瘤细胞中,这端粒酶也异常丰富,难怪肿瘤细胞能生生不息。
 
  把端粒酶弄到细胞中去,会不会引发细胞癌变?显然,这种办法行不通。那么,能否反其道而行之,想办法去掉肿瘤细胞中的端粒酶,从而遏制肿瘤的生长?然而,肿瘤细胞长在正常细胞中,科学家也担心在去掉肿瘤细胞中的端粒酶的同时,人体正常细胞中的那一点点端粒酶也完蛋了,细胞就都衰亡了。
 
  抗衰老的线索却引出了诱发肿瘤的问题,抗肿瘤的妙计恐又会促成衰老——原来,抗衰老与抗肿瘤竟是相悖论的。看来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要与之抗衡还真不容易。
 
  人体其实会自发地“抗衰老”
 
  衰老是自然界永恒的规律,人总是会衰老,在衰老的同时,人体自身也在自发地“抗衰老”。人老了,许多器官萎缩了,但前列腺反而会增生,骨质也会增生,若是增生过头,便会形成前列腺肥大、骨关节炎;人老了,许多脏器的功能会衰退,但心脏的搏动会代偿性地增强,动脉血管的紧张度也会增加,本意是为了保障身体各处有充分的血液供应,但若反应过度,就会导致高血压。以此推测,人老了,细胞分裂减少了,而肿瘤细胞则大量分裂增殖,这或许是人体抗衰老的产物之一,只不过帮了倒忙而已。
 
  说这话的意思是,人生肿瘤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已。
 
  既然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们对它就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说得更直白些,人的生命有开始,就必有终结,疾病是导致生命终结的一种主要形式,肿瘤便是其中之一。据卫生部门调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占我国居民死因的85%,其中肿瘤独占22%。须知,并非上苍独薄中国人,许多发达国家亦是如此。
 
  半数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近年来,有肿瘤是一种“慢性病”之说。确实,按现代科技水平,肿瘤如能积极治疗,患者可以长期生存;如能早期发现,甚至还有望治愈。
 
  其实,对于大多数其他“慢性病”来说,目前医学所能做的,大抵也是控制病情的发展、延长健康的寿命。换个角度想一想,肿瘤说来还有“治愈”的可能,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还难有此望呢。我们是不是该用这种心态来看待肿瘤呢?
 
  世界癌症基金会专家明确指出:“癌症的1/3是可以预防的、1/3若能早期发现是可以治愈的、1/3经积极治疗是可以延长生命的。”这话是好多年前说的,最近已有人推算说:“癌症的半数是可以预防的。”
 
  前文讲到细胞在新陈代谢中,之所以能维持其与“父代”相同的形态与功能,关键在于基因的传承。但须知,基因不仅会在新陈代谢中受到磨损,也会受到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损伤。人体约有35000个基因,其中有一部分与某些肿瘤相关,可称之为 “癌基因”。若它们不受侵扰,也可相安无事,可一旦受到损伤,它们便会发生“突变”。癌基因一变,新细胞便也变成了癌细胞,这些损害癌基因的因素便是致癌因素。
 
  许多致癌因素存在于人的生活行为之中,比如吸烟、嗜酒,高脂、高盐的饮食,久坐少动,心理状况不良等。“趋利避害”是动物的本能,人们本应努力避开这些致癌因素。生活行为中,也有许多有利于抑制肿瘤发生的因素,比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坚持体育锻炼、注射疫苗(如乙肝疫苗、宫颈癌疫苗等)、保持心情愉快等,人们皆应努力去做。这样,虽不能说 可以预防肿瘤,但肯定可以离它远些。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任何人无法抗拒,但人是智慧的动物,可以在这个规律下寻求某种变通。
文章评论/ Articl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