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为何不愿住养老院? 我国的养老服务模式犯着发达国家几十年前的错误

鹿呦呦 · 狐观医改 · 2019-01-31 20:21:05

  原标题:老人为何不愿住养老院? 我国的养老服务模式犯着发达国家几十年前的错误
 
  最新发布的《老年健康蓝皮书》显示,我国老龄化速度正在迅速加快。2018年末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比上年同期增长859万。按照60岁及以上人口每年增加800-1000万的速度,10年后,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3.4亿左右,大约每2个人工作就要供养一个老人。
 
  无论上述数字能否实现,养老问题都已经成为绕不开的话题。养老机构建设等相关产业,更是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我国目前的养老服务模式仍处于一种初级发展阶段,在养老设施、养老机构的建设方面,还在犯着日本等发达国家几十年前的错误。

 

  现存养老设施居室设计上的问题
 
  提起养老设施,我们所联想到的建筑环境往往是钢筋混凝土制的方方正正的构造。在没有对使用功能和生活功能理解的状态下,首先认为规模要大。
 
  有些养老机构即使设置了生活用房、功能用房、服务用房等内容,但根据建筑管理的行政规定(面积,安全性)完成后的设施结构和医院、学校相同,如标准的2人间或4人间、笔直的走廊、无机质的建筑用材、无生活用品的生活空间;居室-食堂的单纯日常生活动线;按设施规定的管理作息时间进行规则地起床、更衣、进食、及活动。
 
  这类设施完全没有顾及到个人的生活节奏、身体状况、生活方式和需求。
 
  认知症的老人往往把这里当成学校或医院,反复试图逃脱。有的养老设施甚至在居室墙壁上配套了供气吸氧吸引的治疗带,完全混同了医院和养老设施的功能。
 
  从家庭移居到养老机构时,老人会产生4个落差:空间落差(家庭与设施环境的差异);时间落差(设施的作息时间与自身生活节奏的差异);规则落差(所有事情都在与自身毫不相干状态下被决定,有一种丧失感和焦躁感);语言落差(话题、用语、方言、尊严被否定的周围对应等)和作用落差(自身的作用和能力不能发挥、被否认;贡献和作用意识的丧失)。
 
  这些丧失感或落差,最终导致老人生活兴趣、生活欲望低下,进一步引起身心机能低下。这也是为什么老人在入院后很快出现或加重痴呆及死去的原因。
 
  因此,护理设施的出发点及护理设施的存在意义不仅在于“提供护理的场所”,更在于“提供生活援助的场所”。养老院要努力建设成“设施中的自己的住宅”,而不是建成医院。
 
  养老设施该如何建?
 
  在养老建筑方面,中国曾有过3个建筑设计规范,包括《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和已颁布实施的《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规范》,以及即将颁布实施的《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
 
  新的规范中要求的比较详尽,对居室面积、采光、娱乐、就餐、保健等都规定了底线。但与国外相比要求都很低。
 
  在日本,老人院的一般居室面积是,单人间21.6平米,除去卫生间、洗脸间、储物空间的最小面积是15平米以上,双人间的最小面积是31.9平米以上,全护居室必须是单人间,在13平米以上。
 
  所有事务都有自身的规律规则。教育、医疗、养老都一样。因此,决策者需要远处着眼近处着手。
 
  首先,根据国家政策,权衡利弊(定性);根据市场调查,认清自我,决定市场取向(定位);展望行业未来走向,力求稳定持续发展(定向)。
 
  其次,要确认整体规模、各区域功能及相互关联性。除了景观、风格、一体性、成本以外,光线、视线、动线、风向是养老设施设计首先要注意到的。结合时代发展的脉搏还要低碳和生态。所有行业均有特殊性,不能以点带面。
 
  还要认识到,要想完善养老设施的功能,管理上很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合理规模。从利用者角度,适当的规模范围内才有可能生活好和管理好。
 
  在日本,学校一个小学班是30人左右,医院里一个护理单元人数是30人左右。养老设施更是要考虑老人的身体特征,设立合理的规模。
 
  投资经营者考虑的规模是基于投资回报视点的,运营管理者考虑的是功能使用,两者要有合理的折中。
 
  最后,要考虑功能使用和关连。包括面积设计,空间规划,使用动线,人员配置,管理制定和流程等,都要因部门及岗位而异。实际管理运营者和实际操作使用者早期参与规划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文章评论/ Articl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