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音乐市场:腾讯的 " 死守 " 与网易云的 " 重回 "

莫小烟 · 今日头条 · 2019-08-12 14:46:35

  原标题:在线音乐市场:腾讯的 " 死守 " 与网易云的 " 重回 "
 
  统一了在线音乐市场半壁江山的腾讯,面对差异化崛起的网易云,对版权的 " 死守 " 不敢松懈。
 
  这种 " 死守 " 体现在腾讯音乐的发展战略上,以版权 " 孤峰 " 优势,布局 " 听唱看玩 " 布局泛娱乐生态,并向上下游渗透打造音乐闭环。
 
  往上游发展,在已有国内最大版权曲库基础上,腾讯音乐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持续拓展版权,7 月,与 VFine Music 达成版权合作;同时不断扶植原创音乐人,联动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旗下各平台并整合腾讯集团泛娱乐产业链展开深度合作,如《明日之子》、《创造 101》等多档热门综艺,更与优酷搭档合作推出《这 ! 就是原创》,为音乐人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往下游发展,腾讯音乐有占据用户份额超过 90% 的 QQ 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三大音乐流媒体平台,以会员付费音乐服务满足用户音乐需求,以数字专辑或单曲直接销售服务满足用户的追星需求,以 K 歌、直播、音乐海报制作分享等服务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
 
  这样上下游渗透打造的音乐闭环,为腾讯音乐构建了高高的竞争壁垒。但版权 " 死守 " 背后,也有巨头的悲伤。
 
  根据财报,2019 年一季度,腾讯音乐在线音乐服务收入为 16.1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8.0%。其中,会员订阅的付费音乐收入为 7.1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5.6%,环比上涨 2.2%,而社交娱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44.3% 至 41.3 亿元人民币,占总营收比例达到 72%。
 
  以腾讯音乐目前总月活达到 8 亿的体量来看,订阅在线音乐付费率却低于 5%,并不是太漂亮的数据。随着版权环节的完善以及用户消费习惯的逐步培养,付费音乐服务的发展空间或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腾讯音乐 " 不挣钱 " 的版权,是自己的重压,也是对手的重压。音乐社区,就是腾讯音乐重压之下,网易云不得不为的重点差异化战略。
 
  在此之前,网易云音乐曾做过一系列多元化尝试,去拓展泛娱乐文化产业边界、探索更多元的商业模式可能性。
 
  与华为合作,打造了 " 自在时刻 " 电台;与农夫山泉合作,推出乐评版包装;亚朵酒店合作的 " 睡音乐 ";与屈臣氏合作,打通会员权益进行个性化定制;和内衣品牌三枪推出了一款名为 " 楽 " 的音乐内衣;与大众点评合作 , 分享歌单就能免费领美食;与 Innisfree 悦诗风吟合作推出 NINE PERCENT 心声电台,将音乐延伸至个人护肤场景 ......
 
  这些多元的尝试,一时的热度过后,并没能扭转网易云版权短板上用户的流失,而最近在陌生人社交领域的尝试,更是让网易云音乐遭受了一个月下架整改的命运。
 
  螳螂财经认为,网易云此次整改后的 " 重回 ",也是 " 音乐社区 " 重心的 " 重回 "。
 
  " 云音乐更重要的部分是建立一个 UGC 的内容生态,未来产品迭代的方向也是尽可能的去引导建立更多关系,这一套生态是脱离流量驱动,脱离金钱驱动的。" 从目前云村的内容来看,已经具备了 UGC 内容生态的雏形,或许,根据兴趣来聚合用户,社交才是最后目的。
 
  根据 QuestMobile 数据,网易云音乐的 7 日留存率和卸载率都高于其他音乐流媒体。这也说明,网易云音乐的用户特质越来越集中,流失掉普通用户的同时,沉淀出高依赖度的精准用户。这对重心 " 重回 " 音乐社区网易云,未尝不是好事。
 
  音乐社区发挥的 " 孤峰 " 优势只是网易云突围的筹码," 重回 " 之后,后期如何以音乐社区弥补版权短板并实现商业化,是网易云要解决的大问题。
 
  结语
 
  各有 " 孤峰 " 的腾讯与网易云,差异化竞争战局下,殊途不必同归。
 
  QuestMobile 独占率数据显示,相比 2017 年 7 月,2018 年 7 月网易云音乐和腾讯音乐的重合人数增长翻倍,从 2477 万人增至 5750 万人。
 
  也就是说,对于有版权的腾讯音乐与有特色的网易云音乐,用户都需要,很难割舍其中之一。腾讯音乐想打造邮轮,而网易云音乐想成为快艇,虽然为吸引用户双方必有碰撞,但对于用户来说,遨游音乐海洋,乘邮轮与坐快艇是两种都愿体验的方式。
 
  在被腾讯音乐霸占的中国在线音乐市场里,网易云音乐是其视野里最值得重视的对手,两者各有 " 孤峰 " 优势,在人群重合率越来越高的现状下,共享天下,或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市场格局。
文章评论/ Articl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