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大佬宗庆后:民企不用担心二代接班问题 船到桥头自然直

居小桃 · 新京报 · 2019-09-27 18:01:12

  原标题:饮料大佬宗庆后:民企不用担心二代接班问题 船到桥头自然直 
 
  核心提示:
 
  1.我对娃哈哈的未来一直都有信心,但同时也有危机感,娃哈哈需要第二次创业。
 
  2.在改革开放初期,大部分企业引入外资都是为了救命,做不到和外资平等。经过几十年发展,中国企业壮大了,和外资合作的时候能够实现了平等互利、优势互补。
 
  3.中国的民营企业最后会和发达国家一样,二代愿意接班就接班,不愿意接班就由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不用担心二代接班的问题,船到桥头自然直。
 
  4.要让老百姓有钱花、敢花钱,要使得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消费就被拉起来了。消费拉起来后,中国经济就会再次腾飞。

  宗庆后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
 
  【综述】
 
  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宗庆后
 
  作为第一代民企的代表,娃哈哈曾创造了很多的奇迹——1987年创立,1990年产值突破1亿元,2003年产值突破100亿,2013年营收达到782.8亿,随后四年业绩虽有下滑,但2018年开始逆势增长。
 
  回顾娃哈哈32年的成长之路,宗庆后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坦言:“一个30多年的企业会有很多毛病,尤其是一些大企业病。现在娃哈哈也在不断克服这些毛病,解决这些问题。比如以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现在娃哈哈已经实行了岗位责任制,希望从人治转为制度管理。”
 
  娃哈哈发展的历程中,“达娃(达能与娃哈哈)之争”是绕不过的节点,也是改革开放40余年中中国民企经历的最大商战之一。对于“达娃之争”,宗庆后一个很深的体会是,改革开放初期,大部分企业引入外资是为了救命,无法和外资企业做到平等。“娃哈哈并不排除未来和外资合作,但合作肯定是要建立在双方优势互补、平衡互利合作、促进企业和国家进步的前提下。”
 
  宗庆后和他的娃哈哈身上有着第一代民企很多的共同印迹——创始人经历了上山下乡,在改革的大潮中为改变生活而奋斗。企业从小变大,如今面临转型的困境;在管理模式上,强势的创始人顺应商业环境的变化和要求,向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看齐。
 
  作为第一代民企的代表,宗庆后曾因犀利的言辞引发热议。在谈到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群体时,他还直言:“没有改革开放,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不可能成为发展致富的第一代人,对企业家来说,还要帮助更多人富裕起来,以赢得尊重。”
 
  近年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宗庆后看来,只有解决好教育、医疗、住房这三个老百姓目前面临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激发、拉动内需,中国经济潜力才能发挥出来。“如果真正把老百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是看好的。”

  1986年,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娃哈哈前身)的承包合同书。
 
  【对话】
 
  回顾32年:“娃哈哈的全部都要变革、创新”
 
  新京报:如何看待娃哈哈这些年的发展?
 
  宗庆后:娃哈哈已经创立32年了,我认为32年的发展经验有几条:第一,坚持主业,小步快跑式稳健发展。因为既没有贷款也没有负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避免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情况。第二,坚持在产品、管理、营销渠道等方面不断创新,赢得了发展。第三,依靠员工,让员工共享企业的发展成果。光靠创始人或者董事长一个人,一个企业是不能发展起来的,要靠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第四,履行社会责任,社会效益也会转化为经济效益。
 
  娃哈哈32年的发展一直比较稳健,但也经历很多坎坷,特别是恶性竞争。从2015年开始娃哈哈遭到网络谣言的侵害,说喝营养快线、爽歪歪等会得白血病、软骨病,这样的谣言让娃哈哈损失惨重,现在正在慢慢恢复中。通过这个事件,我们也认识到,坚持品牌发展是对的,一定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我希望企业能够真正地公平竞争,不正当的竞争会损害国家的经济,相信政府未来也会整治这些问题。
 
  新京报:娃哈哈是很多80后的成长记忆,但公众印象比较深的依旧是几款老产品。娃哈哈是不是落后了?
 
  宗庆后:现在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变化很快,喜欢什么饮品也不会在乎品牌,我们也在促进员工转变思想以适应行业变化、新的市场营销环境,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比如,过去消费者希望饮料能够甜一点,因为当时大家营养不够。现在的消费者更追求健康、清淡的饮品,我们也在适应这些变化。再比如,现在包装设计也更为重要。我们的包装设计有点老化,设计人员的思维有点固化了,我们要求设计人员的思维要转变。
 
  新京报:目前看,娃哈哈最迫切需要变革的事情是什么?
 
  宗庆后:管理要变革、产品要变革、营销方式要变革,我认为全部都要变革,各个方面都要创新,企业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比如,在管理上,以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我身兼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监等职位。现在娃哈哈已经实行了岗位责任制,分级授权,希望从人治转为制度管理,让每个员工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样企业才会健康持续发展,才能做成百年老店。在产品上,我认为,大健康产业是很有前途的,娃哈哈成立了中医食疗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所。在营销渠道上,娃哈哈创立的实体营销渠道会永远存在,但我们也在适应市场的变化,在社交零售上探索一些新的营销方式。
 
  我对娃哈哈的未来一直都有信心,但同时也有危机感,娃哈哈需要第二次创业。只有不断地创新,企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国家来说,落后就要挨打,对于企业来说,落后就面临被其他企业倒逼的情况。
 
  新京报:去年,娃哈哈开始布局科技领域的产业,这是娃哈哈未来发展的方向吗?
 
  宗庆后:有传言说娃哈哈要做新能源汽车,这个消息不真实,我们没有这方面打算。有些动作是为了解决娃哈哈自己的问题,我们的设备从国外进口,如果要改瓶型,就要从国外买模型,这些模型非常昂贵,所以娃哈哈就创办了两个机械厂,生产自己需要的模具、进口设备的配件、饮料机械等,也开发了机器人设备。后来有企业和我们联系,希望合作生产抛光机器人,对方出技术,我们出资金,这才成立了娃哈哈智能机器人公司。
 
  未来娃哈哈会依旧坚持主业,但高新技术产业也是娃哈哈未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比如,我们确实也想着让娃哈哈在装备制造业方向上有所发展,成立了机电院,现在有一百多位硕博士研究人员在开发产品,但这些业务还在准备过程中。
 
  娃哈哈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路上能够走多快,什么时候能走好,还需要更多的努力,但我相信会慢慢发展起来。

  1987年,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女职工在装货。
 
  达娃之争:早期民企引入外资为活命,做不到和外资平等
 
  新京报:十年前的“达娃之争”是中国民企引入外资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如今回顾这一事件,你有什么看法?
 
  宗庆后:当时娃哈哈和达能合作的背景是,一方面在对外开放的大潮下,政府号召企业引入外资。另一方面,当时娃哈哈虽然是世界上第五大饮料企业,但在内地市场上和乐百氏要进行激烈的竞争,需要引入外资扩张,同时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生产工艺等把企业办的更好。这样,就有了娃哈哈和达能的合资。
 
  最初合作的时候,我们提出的几项条件达能都答应了:合资后娃哈哈的品牌不变;合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全权委托娃哈哈;合资前员工一个都不能辞退;娃哈哈原有的退休员工待遇不变。但后来我们发现,我提出的很多投资建议都被否决或者拖延,达能还收购了乐百氏、汇源等和娃哈哈有竞争的公司,来限制娃哈哈的发展,达能还要收购娃哈哈非合资企业的股权。最终,经过多场诉讼,娃哈哈以30亿元收购了达能在合资公司中51%的股份,保证了娃哈哈品牌没有流失。
 
  如今回顾这个事件,我的一个很深的体会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大部分企业引入外资都是为了救命,乞求人家来合作,做不到和外资平等。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企业已经壮大了,这样和外资合作的时候能够实现了平等互利、优势互补。
 
  现在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大国,但我们的产品优势来自于廉价的劳动力,而不是核心、先进的技术,现在中国企业在外竞争中还是要受到压制、不平等(对待)。所以,现在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都处于“扒门跨门槛”的阶段,我们要进一步加快发展经济,攻克和弥补我们在高新技术上面的短板。迈过这个门槛,我们真正强大了,才能实现平等竞争。
 
  新京报:外界有评论说,“达娃之争”给娃哈哈留下了阴影,因此,娃哈哈一直对引入外资或者上市融资比较警惕。
 
  宗庆后:那也不是。因为中华民族本来是包容性很强的民族,对外边的人是很客气、很友好的。在和达能合作的时候,也有段很愉快的时期。虽然后来有了一些矛盾,但我们最后官司打赢了,也没向达能要求什么赔偿损失,我们也是比较宽容的。娃哈哈并不排除未来和外资合作,但合作肯定是要建立在双方优势互补、平衡互利合作、促进企业和国家进步的前提下。


  1991年10月6日,杭州娃哈哈食品集团公司成立大会。
 
  第一代民企:不用担心二代接班问题,船到桥头自然直
 
  新京报:作为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中的一员,你怎么评价这个群体?
 
  宗庆后:第一代民营企业是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鼓励下成长发展起来的,没有改革开放,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不可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也不可能成为发展致富的第一代人。
 
  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创业的初衷都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最初的思想境界可能没有那么高。但随着企业逐渐做大做强,思想境界也在演变。当年小平同志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促进共同富裕。现在,有的第一代企业家正在为国家积累财富、解决就业问题、带动一部分人富裕起来。这种做法是正确的,只有实现了共同富裕,民营企业家的财产才更有价值,也会受到尊重。
 
  对一个企业家来说,除了吃住穿,还能消费什么呢?无非是住的房子大一点,车子好一点。所以,属于企业家的财富可能只有几千万,超过这个,财富无非是数字而已。因此,对企业家来说,还要帮助更多人富裕起来,以赢得尊重。
 
  新京报:现在看第一代民企,很多曾经耳熟能详的品牌和企业都消失了,企业如何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宗庆后:市场本身是优胜劣汰,没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会不断地倒掉,(有优势的)也会上来。确实,很多改革开放初期创立的企业没能够适应市场竞争和进步,没有不断创新,以至于落后、倒掉了。包括现在一些互联网企业,如果不专注于提升技术,而是靠烧钱炒作,也注定要倒掉。现在一些发展不错的企业,如果不专注提升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我想也注定要倒掉的。
 
  新京报:第一代民营企业家面临的共同问题还有企业传承的问题,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宗庆后:很多民企都面临这个问题。我想,中国的民营企业最后会和发达国家一样,二代愿意接班就接班去管理企业,不愿意接班就由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子女接班不接班不重要,因为财产实际是由子女继承。因此,不用担心二代接班的问题,船到桥头自然直。人类是在不断发展、不断在进步,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目前情况下,中国的职业经理人阶层和制度还没有形成,职业经理人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的监督考核机制也未形成。在美国,如果职业经理人管理不善致使企业倒闭,职业经理人的信用就会受损,很难再找到工作。在中国要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也要解决职业经理人诚信的问题,是不是需要建立一个黑名单制度——如果职业经理人存失信行为,会被加入黑名单,通过这样的约束,提高职业经理人的诚信水平。
 
  新京报:从更长远看,希望娃哈哈成为怎样的企业?
 
  宗庆后:我一直的希望是,娃哈哈成为一家百年老店,成为家喻户晓同时被老百姓信赖的品牌。今年娃哈哈32年了,距离百年老店还很遥远,还有60多年。对于一个人来说,三十而立,但对企业来讲,一个30多年的企业会有很多毛病,尤其是一些大企业病。现在娃哈哈在不断克服这些毛病、解决这些问题。
 

  如今,娃哈哈的智能生产线中控室。

  中国经济:老百姓有钱花、敢花钱,中国经济才能再次腾飞

  新京报:对于中国经济,今年大家谈论比较多的是经济的韧性和潜力,在你看来如何激发这一韧性和潜力?

  宗庆后:中国有9亿劳动力,其中2亿人受过高等教育,这是任何国家都比不了的优势。因此,人口多、市场大,中国依然存在很大的人口红利。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拉动内需。我觉得,政府关键要解决好老百姓的教育、医疗、住房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拉动内需,中国经济潜力才能发挥出来。

  首先,医疗、教育这两个产业能够回归到事业制?对于小病,老百姓自己拿点钱去就医就行了,但一遇到大病,可能就会发生“因病致贫”的情况。大病可以走医保报销60%,但要先付钱看病再报销,这也导致一些老百姓看不起病。我在想,一些比较贵的药品是否可以由国家来开发和专卖。如何开发和专卖?现在很多国外的专利药已经过了专利期,印度很多厂商去仿制,所以印度的很多大病所需药品很便宜。我们是不是可以组织专家去开发这个药品,之后再分配给药企生产,通过这样的方式控制、降低药价,让大部分老百姓看得起病,避免“因病致贫”。

  第二,解决读书贵的问题。现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但很多优秀的公立学校的师资资源流向了民营学校,民营学校的收费昂贵。如何让更多人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这个问题也需要解决。

  第三,要解决住房问题。现在给企业减税的政策,可以使得企业给员工加工资、提高员工的收入。但现在年轻人贷款买房子,要还一辈子银行,还敢消费吗?

  现在中产阶层像房子、车子这些该有的都有了,消费没有更多拉动的空间了,但我们还有10亿的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没有拉动起来,这部分人的消费拉动起来是不得了的事情。因此,我觉得,政府现在应该减少基础建设的投入,把财政的重点用在民生上。有人说GDP怎么办?实际上,GDP增速的下滑很正常,美国GDP增速达到3%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欧洲GDP增速一到两个百分点已经不错了,我们的GDP增速还保持在6%,经济很平稳地在增长。

  因此,要让老百姓有钱花、敢花钱,要使得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消费就被拉起来了。消费拉起来后,中国经济就会再次腾飞。

  新京报:住房问题尤其引发关注,你的建议是什么?

  宗庆后:第一,要解决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分配的问题。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少了,只能依靠卖地模式的土地财政来维持财政收入。要解决房地产问题,这个问题恐怕要赶快改变,不能再拖下去了。

  第二,要重点关注、解决刚需人群的住房问题。一方面,对于刚需的人群,银行是不是可以降低贷款的利息或者说免掉一部分利息?另一方面,廉租房的建设中,是不是可以允许部分企业利用闲置土地也参与其中?

  新京报:对于未来的中国经济,你的预判是怎样的?

  宗庆后:中国人很聪明、很勤奋,如果真的把老百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内需拉动起来了,我认为中国还有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因此,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是看好的。

  
文章评论/ Articl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