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鸿合科技曾湘宁:信息化推动教育改革 智慧课堂让老师变教为导
7月28日,在主题为“一生学习,万物可教”的GET2019教育科技文化节上,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教育BG产品总监曾湘宁发表了题为“教与学方式的变迁,智慧课堂让老师变教为导”的演讲。
曾湘宁讲述了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三个因素,其中技术层面人机交互的发展,改变了许多学校的教学方式。而对于学校、教师、学生来说,这一切的目标都在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以下是演讲全文,内容经芥末堆编辑:
鸿合科技是一家在深圳中小板挂牌的企业,主营业务是智能交互显示产品。
鸿合参与了中国体制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我们感觉教育信息化的推动因素在三个方面:
第一,政策驱动。2010年7月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以信息化的手段推动教育改革。
第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家可以看到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人机交互的能力。除此之外还有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技术,这些都大大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第三,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工业化教学时代,老师的定位就是知识传授,面对一个班50、60人,以一种非个性化的方式把知识传递出去。到了信息化时代,就要求个性化学习,此外还有翻转课堂、慕课等,不断在体制内找到落地生根发芽的场景。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路径有很多分支,我从鸿合智能交互领域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看到的演变路径。
最早是黑板+粉笔,条件好一点的有一个幻灯片。到后来有了幕布,可以帮助老师搜集课外素材用到课堂上,但不具备交互系统,只是单向播放。再往前发展,就是电子白板、交互平板,具备人机交互的能力。
不管怎么样,在教室里我们更关心的是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如下图所示,左边的金字塔下面三种方式,宣讲、阅读、视听,会带来浅层的认知提升。上面的表现示范、分组讨论、实践应用、教会别人,是深层的认知。在右边对应学生的参与度从5%到90%。去听别人讲一个东西,和你试图把它教给别人,参与度肯定不一样。
如何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这些年K12教学实践所特别关注的。比如智慧课堂,老师利用自己的交互平板,学生参与答题,就会提升参与度。此外,还有针对高年级孩子的分组探究、竞赛,自己去搜集资料并且头脑风暴,这也是智慧课堂一种新的实践。
鸿合能为教培行业做些什么?鸿合具备在一个教室里做信息化教育所需的设备研发生产能力,产品线比较全,有600多名研发人员,4个研发中心。另外,鸿合在体制内进入了100多万个教室,也希望能与大家合作。